充满诗意的童年是人生的美好起点,欣赏、创作儿童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14日9时30分,哈尔滨日报小记者团200余名小记者和家长来到报业大厦五楼,参加了由哈尔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哈尔滨日报社主办,哈尔滨文学创作院、《诗林》编辑部承办的“一起走进儿童诗——哈报小记者儿童诗创作主题活动”。活动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诗林》主编安海茵以生动诗意的语言,分享儿童诗的艺术魅力和创作路径,引领小记者们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童真世界里的乐趣,鼓励孩子们大胆落笔,探索更多儿童诗的秘密。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安海茵老师讲到,儿童诗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接受对象,适合儿童吟诵、听赏和阅读的诗歌。她以小学生创作的《家庭作业》为例,讲授了从身边的日常生活切入,尝试着融入自己的思辨,一点灵光即是诗。她谈到,欣赏和创作儿童诗,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对于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以及富于创新活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两个小时的授课中,除了介绍现代儿童诗的形式内涵和写作技巧外,安海茵老师还现场点评了来自继红小学、铁岭小学、哈师大附小、风华小学、新区第三学校和新区第六学校等学校21名小记者创作的《醉酒的太阳》《关后赞曲》《四季秀歌》《松花江记》《观花》《鹭屿晓日》《滑雪所见》等原创诗歌,现场得到表扬的小记者们找到了“小诗人”被打Call的成就感。
来自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3年13班的小记者玄泽恩创作的诗歌《醉酒的太阳》,获得安海茵老师大力夸赞,称这首诗作可以尝试投稿发表。玄泽恩告诉记者,这首诗写于今年夏秋之时,他在巴彦的稻田旁随剧组跟拍电影结束时,看见天上的太阳特别美,就创作了这首诗。通过安海茵老师的现场讲座,玄泽恩明白了写儿童诗的时候,除了站稳自己的视角,还要在创作过程中尽量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以求诗歌语言的生动凝练。
同样参加“大师课”的哈尔滨市继红小学校五年十一班的小记者丁钰凡告诉记者,被安海茵老师点赞的儿童韵律诗《关后赞曲》,是他读完《三国演义》、又读《水浒传》的“双鞭将义释大刀胜”情节之后,有感创作的。关胜的气魄、武功都使他赞叹不已,而关羽的精神也让丁钰凡又将《三国演义》品读了一遍。《松花江记》等其余几首小诗,则是他游玩松花江时,远眺太阳岛所写下的即景。听完安老师的讲座,丁钰凡感悟颇多,他体会到了现代诗与古体诗的区别,现代诗在形式韵律上的灵活性,使得他更能自如地表达自己。
讲座最后,安海茵还为小记者们赠送了诗歌刊物《诗林》,并与哈报小记者签名、合影。哈尔滨日报小记者团希望借助此次活动,彰显诗歌文化魅力和时代精神,加强中小学生对诗歌文化的认知,依托冰雪资源、大美湿地等独特的地域自然资源、城市美景,引导孩子们宣传哈尔滨文化,打造诗歌之城,提升城市知名度和文艺影响力,领悟诗歌之美、感受诗意生活。
哈尔滨日报记者 郑炜/文 杨茉 郑炜 纪天伟 摄/视频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