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季开学后,新区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迅速响应,秉持“一校一品”“各具特色”的理念精心雕琢课间15分钟,同时严格落实上午、下午各30分钟的体育大课间。日前,记者走进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近距离探访充满活力的课间“黄金15分钟”,并了解AI智慧软件在提升学生体质健康中的妙用和科学性。
特色引领:花样跳绳展风采,活力校园展新貌
记者走进校园发现,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以 “有创意、有特色、有活力” 为核心,积极进行 “15分钟活力课间” 创新实践,极力打造课间15分钟 “黄金成长空间”,通过多维联动机制,让课间活动真正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能量站。特色阳光体育运动项目 “花样跳绳” 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已传承了20年,人人会跳绳,人人努力学会花样跳绳,始终是学校努力的方向。对此传统项目,学校认为在 “跳大绳” 中,孩子们绳影如虹,纵身一跃,勇气与协作在此刻共鸣;“跳花样跳绳”,团队协作的孩子们绳采飞扬,创意与活力在校园绽放。绳起绳落间,是力量的迸发;花样变幻中,是智慧的闪耀。花样跳绳,跳出了健康,跳出了快乐,更跳出了校园的无限可能。

创意探究:我的课间我做主,快乐值拉满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留意到在“创意我做主,游戏巧变身”方面,新区师范附属小学依据孩子们的兴趣,让传统童年游戏又悄然回归,成为孩子们课间的最爱。学校介绍,在传统游戏“踢毽子”时,孩子们脚尖轻点,彩羽翻飞,他们的平衡力与专注力悄然升级;“跳格子”的孩子欢快地在方格间跳跃,脚步轻盈而敏捷;“跳皮筋”时,“一二三四五六七,马兰开花二十一”的歌声响起,孩子们的思考计数、掌握节奏、调整呼吸和配合节拍等能力得以同时运用,节奏与柔韧在童谣中交织,此起彼伏的欢笑声回荡在校园上空。而这些充满创意的玩法,都源自学校发起的“课间游戏创意赛”。此外,学校还将在3月进入家校共同助力的“游戏比赛”探索实施阶段,并在4月开展校内的全面展示评比,让孩子们不仅成为游戏的参与者,更成为设计者和主导者。

新区师范附属小学依据“难度我做主,趣味无极限”的理念,还全力推行趣味与活力双轨并行的模式,充分挖掘每一处校园空间,构建人人皆可参与、处处皆能畅玩、时时皆可开启的微运动场。“奇妙口袋”游戏,从基础的脚踢到双手抛接,“抛接球”从两人合作再到团队合作,孩子们自主设置游戏难度曲线,从“新手”到“大师”,一步步挑战自我,真正实现了趣味与运动的深度融合。

此外,依据“规则我做主,玩法大不同”的理念,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园的经典的“木头人”游戏也焕然一新,孩子们加入了“跳跳球”“情绪表情包”元素,追逐者需要用夸张的表情逗笑对方,失败者会收到特别的健康奖励——深蹲跳。以此为例,这种融合戏剧与体能的设计,让“木头人”游戏成为该校当下课间活动的热门选择。孩子们以主人翁的身份改造传统游戏,赋予“老游戏新玩法”,让每一个课间都充满欢声笑语。
科技赋能:智能教练上线,超有科技范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新区师范附属小学运用智慧体育相关软硬件手段,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也让原本碎片化的课间15分钟化身“黄金运动时段”。学校介绍,以“体重管理年”为抓手,创新推行“运动处方”管理模式,该校目前已将“AI智能教练”运用于传统课间活动,并转化为云端竞技场、PK擂台赛,以增强学生参与感。“课间15分钟”有了智慧体育的支撑,实现了学生体质监测从“凭感觉”到“靠数据”的质的转变,也重新定义了课间一刻钟,实现科学、有效指导师生锻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京说,新区附小的智慧课间活动,不仅让学生在游戏中收获了快乐,更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潜能。同时,积极响应国家“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学校借助智慧体育系统对体质健康监测中体重BMI指数肥胖、超重的学生进行分层锻炼,让课间活动真正成为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的沃土。让孩子身上有汗、眼里有光、脸上有笑——不仅是口号,更是新区附小每一位学生的真实写照。
哈尔滨日报记者 郑炜 文/摄/视频拍摄
编辑 李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