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场跨越45年的校友对话。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能源与工程科技领域泰斗、哈三中1980届杰出校友凌文重返母校,为高一年级师生带来一场题为《中学生的工程素养和我的工程创新实践》的精彩讲座,以科学精神点亮了学子们的工程报国志。

与院士面对面,共话AI时代工程使命
讲座前,凌文院士与哈三中在校生代表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工程创新需求”这一主题,学生们从技术变革、职业规划、社会责任等角度抛出问题,凌院士以科学家的视角与教育者的情怀逐一解答,为三中学子揭开未来工程师的成长密码。凌文院士在座谈中反复强调:“人工智能掀起的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思维革命。”他期待年轻一代以“敢闯无人区”的魄力,在国家战略科技工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大师开讲,工程素养是创新时代的“必修课”
作为哈三中优秀校友代表,凌文院士以亲切的“学长”身份开场,结合自身从三中学子成长为国家级战略科学家的经历,深刻诠释了工程素养的内涵与价值。
他提出:“工程思维不仅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对未知的探索、对社会的担当。”通过分享“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成套技术”、“深海能源开发”等科研攻关案例,凌院士生动展现了工程师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中突破创新,并寄语学子“保持好奇心,用工程思维为世界创造可持续的价值”。
讲座中,凌院士特别强调了基础教育对科技创新的根基作用:“哈三中‘敦品励学、严谨求是’的校风,正是我科研生涯的起点。”他鼓励学弟学妹们在中学阶段夯实数理基础、培养动手能力,成长为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未来工程师”。

交大助力,顶尖高校与名校学子的“双向奔赴”
活动还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战略科技工程研究院办公室及黑龙江省招生组相关负责人出席,为讲座增添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联动的亮色。
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常务副主任关汉男表示:“凌院士的成长历程印证了哈三中学子的卓越潜力,期待更多三中学子加入交大,在工程领域续写华章。”
哈三中校长王健高度赞誉凌文院士的科学家精神,并寄语三中学子“以凌院士为榜样,永葆探索未知的勇气,积蓄服务家国的能量,在属于你们的新时代书写哈三中人的创新传奇!”这场跨越45年的校友对话,不仅为三中学子埋下“工程报国”的理想火种,更架起了基础教育与顶尖高校协同育人的桥梁。未来,哈三中将继续携手杰出校友与高校伙伴,为培育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聚力前行!
哈尔滨日报记者 张巍
图片学校提供
编辑 李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