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培育青年学子跨文化审美素养,激发外语学习热情与艺术创造力,搭建多元语言艺术实践平台,日前,黑龙江大学举办校园外语配音大赛。经过初赛阶段132组选手的精彩较量,最终选出10支精英团队晋级决赛,在学校音乐厅穹顶之下奏响跨语言艺术交响,声光交织的舞台上开启一场跨越国界的声音盛宴。

选手们怀揣热忱而来,以声为笔,绘就艺术画卷。他们用百变声线精准捕捉角色的喜怒哀惧,以精湛的语言掌控力跨越文化藩篱,将黑大学子的外语素养展现得淋漓尽致。

比赛过程中,团队间默契无间,声声相融。从《哪吒》的俄语热血演绎,到《灰姑娘》的德语浪漫诠释,选手们用不同语言重现了多个经典影视片段,展现了从童真幻想至人文哲思的多维叙事魅力,带领观众穿梭于多元文化的艺术长廊。比赛的尾声,艺术学院袁辉同学以一曲《此生不换》为这场声音的盛宴画上诗意句点,现场观众沉浸于语言艺术的余韵之中。在配音大赛的舞台上,选手们以声线为纽带,串联起多元文明的星辰;用情感作星火,点燃跨文化理解的灯火。《后妈茶话会》荣获一等奖;《疯狂动物城》《灰姑娘》荣获二等奖。

语言铸就沟通纽带,声音传递世界回响。本次外语配音大赛不仅锤炼了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理解力,更架起了不同文明对话的桥梁。未来,学校将持续推进语言艺术与人文素养的深度融合,以多元文化为底色,以声音艺术为媒介,通过情境式、沉浸式的创新实践,培育兼具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人才,让世界听见中国青年的思想脉动。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越
图片来自受采访单位
编辑 李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