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6日至19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风采展示及颁奖活动在湖南长沙举行,哈尔滨工业大学4名参赛学生斩获金奖2项、银奖1项、铜奖1项,获奖总数与金奖数量均实现历史突破。未来技术学院2023级本科生朱泓宇获得成长赛道高教组金奖,航天学院2025级博士研究生胡竣博获得就业赛道高教研究生组金奖,经济与管理学院2021级本科生艾合坦木·艾尼瓦尔获得就业赛道高教本科生组银奖,威海校区2022级本科生熊宇菲获得成长赛道高教组铜奖,就业指导中心何艺宁等6名教师获得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身边同学普遍将新质生产力等同于信息技术浪潮,那为何基础材料研究会被赋予这样的时代使命呢?这份困惑在冷劲松院士的讲座中得到了解答。”未来技术学院2023级本科生朱泓宇矢志成为航天智能复合材料研究员,将青春熔铸于祖国深空探测事业。他在比赛中分享了自己入选哈工大“尖班”后,作为冷劲松院士团队的成员,刻苦攻关、甘坐“冷板凳”,通过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等,不断锻造自己的综合科研能力,向着智能复合材料领域拔尖创新型人才稳步成长的故事。

“特别感谢大赛和学校搭建的梦想舞台,让我得以在讲述职业理想的过程中更深刻理解哈工大人‘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的使命担当。”朱泓宇表示,从校赛到国赛的征程,是个人的职业理想与祖国深空探测事业同频共振的过程。他将以本次比赛为坐标系新原点,刻苦学习、科研攻关,用智能复合材料为中国航天器打造更轻盈坚韧的“宇宙之翼”,让五星红旗在更遥远的星际深空傲然舒展。
“我想我将和数万名隐姓埋名的哈工大人一样,铸国之重器。从不为个体星光的闪耀,只为守望万家灯火的璀璨!”航天学院2025级博士研究生胡竣博分享了自己立志成为航天总师的故事。在科研过程中,身边的老师和校友们让他对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为祖国航天事业贡献力量的理想种子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在这次职业规划大赛中,我凝练自身优势,通过与多家目标用人单位沟通交流,加深了对目标岗位的职业认知,提升了求职实战能力。”胡竣博表示,未来将在科研中继续深耕,提升岗位所需能力,以青春和热血为祖国航天事业铸就新的辉煌。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多元文化与蓬勃机遇在家乡这片热土上交织出无限可能。”经济与管理学院2021级本科生艾合坦木·艾尼瓦尔在比赛中从调研员、促进员、协调员三个身份分享了自己参加政务实习,加入创业团队,躬身社会实践的感悟与思考。在一步步成长的过程中,他也下定决心,学成归来,要为家乡的经贸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从校赛到国赛,我在赛事的磨炼中不断成长,就业指导中心和学院的老师们帮助我一同挖掘自身优势,梳理职业信息,深入分析岗位能力要求,进一步明晰未来发展规划……”艾合坦木·艾尼瓦尔表示,本次比赛不仅让自己更加了解目标岗位的能力需求、发展路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让自己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选择热爱,肩负使命,这不仅是我追求梦想最优的路径,更是助力强国建设的最优解。”威海校区2022级本科生熊宇菲在比赛中说道。她大二时加入秦泗甜教授课题组,开启了对于神经动力学优化算法的探索之旅。在这个过程中,她也找到了自己想追求的方向——成为一名运筹优化算法工程师。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她不断探索数学领域的奥秘,40多门课程90分以上,辅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到相关科研院所实习,在知识、技能与素养三方面不断突破。

“与全国优秀学子同台竞技,拓展了我的视野;专家的点评指导,也为我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熊宇菲表示,这场比赛不仅是一次历练,更点燃了自己逐梦未来的无限动力,自己将奋发作为、追求卓越,为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本次大赛由教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为主题。大赛吸引了全国高校师生踊跃参与,累计报名学生1507万人,覆盖高校2763所,其中成长赛道报名1198万人,就业赛道报名309万人,经过校赛、省赛的激烈角逐,全国750余名选手晋级总决赛。
自大赛启动以来,哈工大精心组织、广泛动员,打造赛育融合新格局,举办第十届校职业规划大赛暨第二届全国职业规划大赛校级选拔赛,承办黑龙江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培育赛事典型,打造赛课一体新范式;拓展赛事空间,构建生涯教育新场域;深化赛事影响,开拓就业市场新渠道,形成“赛事强牵引—实践深赋能—服务全护航”的就业育人闭环,打造了覆盖广、成效实、特色强的职业生涯教育生态,助力学子在强国建设中书写青春篇章。
据悉,软科发布推文中显示“2025软科中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即将收官”
哈工大在关注度Top20问题上上榜18次,并列全国高校第一,在企业招聘一项中位居第一,就业指导一项中以69.5%的满意度位居第二。
记者了解到,哈工大近40%的毕业生到国资委央企及世界500强企业就业,毕业生重点领域就业占比已连续10年保持在80%以上。哈工大打造“就在你身边”就业指导模式,让学子们安全感满满。“缺就业指导”,学校设立全天候职业辅导咨询室,年均服务学生1700余名,满意度达99.9%;“缺求职场地”,学校在教学楼里打造网络面试间,满足学生线上面试需求;“缺疑难解惑”,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开设“就业思考屋”,500余个问题“一题多答”,为学生答疑解惑……学生“缺”什么,哈工大就业工作就“补”什么。
张又元 哈尔滨日报记者 纪天伟
图片来自受采访单位
编辑 李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