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哈尔滨广厦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交流会暨就业能力提升训练营开营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4-24

为扎实推进哈尔滨广厦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工作,按照省教育厅有关部门工作部署,4月23日,由黑龙江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具体指导、哈尔滨广厦学院主办、哈尔滨广厦学院学生工作处和北京通升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智启未来·领航就业”哈尔滨广厦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交流会暨就业能力提升训练营在学校图书馆举行。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此次训练营邀请学科、行业专家黑龙江省就业创业指导专家郭勇,哈尔滨理工大学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主任甄志勇,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曹颖,问前程就业平台专家库资深HR经理人宋鸿,致远华旅教育资深公考培训专家周清,中国教育在线AI赋能就业课程负责人孙振明等为现场师生进行主题讲座。

据哈尔滨广厦学院副校长朱兴文介绍,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教育服务社会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国家和省里出台了一系列稳就业、促就业的政策措施,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保驾护航。哈尔滨广厦学院始终将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核心使命,此次活动正是学校落实“以生为本”育人理念,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就业工作部署,助力学生精准对接社会需求,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也是我校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的重要平台。

随后,哈尔滨理工大学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主任甄志勇作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规划与准备》的主题培训。面对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攀升与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加剧的双重挑战,他提出“以变应变”的就业战略框架。职业规划需立足科学方法论:以霍兰德职业测评锚定兴趣方向,结合能力、价值观与实践验证,动态调整目标路径。竞争力构建强调“硬软并重”,夯实专业资质与实战经验,锻造沟通、协作等软技能,打造差异化复合背景,突破同质化竞争壁垒。求职实战聚焦精准化策略,简历需适配ATS系统关键词,以成果动词量化贡献;面试需掌握角色分工与团队协作技巧,抢占秋招、春招关键节点。职业适应期应加速角色转换,善用国家24365等平台整合资源,同步规划考研、考公等弹性路径。就业规划需立足长远、动态迭代,建议学生善用学校搭建的“生涯导师库”“企业实训平台”等资源,将理论认知转化为实践能力。培训通过情景演练、互动答疑等环节,帮助学生构建从职业目标设定到求职落地的完整路径,为应对数字化时代就业挑战提供智慧化、个性化解决方案。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曹颖在题为《把握时代机遇成就职业未来》的主题培训中强调,新时代青年需以“战略眼光”锚定职业方向,一是聚焦国家政策与行业趋势,关注“双碳”目标、乡村振兴等战略下的新兴领域机遇;二是强化价值观引领,将个人成长融入社会需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厚植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三是提升动态适应力,通过跨学科学习、数字化技能储备及社会实践,构建复合型能力体系,应对产业变革挑战。

面对高校毕业生规模突破千万、结构性失业加剧的严峻形势,曹颖院长深度剖析就业市场动态与未来趋势。数据显示,2025届毕业生达1179万,青年失业率峰值达18.8%,供需失衡倒逼就业策略革新。行业分化显著:高端制造业(装备制造、能源)持续领跑,机械类薪资涨幅居首;计算机专业因扩招致供需倒挂,毕业生过剩引发“跌落神坛”危机;文科生短期就业率低迷,但法学、医学及教育领域长期满意度超80%,凸显职业价值与社会需求的深层耦合。

针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结合市场趋势与人才需求,曹颖院长提出以下三条建议:第一,精准定位,锚定职业赛道。密切关注国家政策与行业趋势,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与兴趣,选择发展前景广阔的赛道;第二,以学促行,构建复合能力。突破学科边界,补足知识短板。同时,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实习实训与创新创业项目,在实践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与职业素养,打造契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能力体系。第三,灵活应变,把握多元机遇。正视就业市场的动态变化,理性看待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等新形态。辩证评估新兴职业与传统岗位的优势,保持终身学习的意识,增强职业发展的韧性。

本次交流会共有校内外专家学者、学生工作者、辅导员代表600余人参加。哈尔滨广厦学院将以本次交流会为契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省委、省政府以及省教育厅关于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工作部署,总结实践经验、创新工作思路、破解难点问题,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优化就业服务精准度,全力推进2025届毕业生尽早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并着力引导更多毕业生留省建功,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输送更多“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人才,注入人才新动能。

哈尔滨日报记者 赵琳 哈尔滨广厦学院图片提供

编辑 于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