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2025基础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这一国家级教育盛会上,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青年教师周仪作为黑龙江省唯一代表,携高中英语课例Social Media Detox登台展示赢得与会专家及教育同仁的高度认可,展现了哈师大附中青年教师培养的卓越成果。

此次盛会,全国仅有六节高中课堂的展示,周老师展示的这节课选自《高中英语(新标准)修订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Unit 2 “Improving yourself”,以“社交媒体脱瘾”为课题,紧扣“人与自我”主题语境。周仪老师以自身社交媒体使用经历与相关数据为切入点,巧妙地将教材文本与真实生活紧密相连,激活学生认知,促使学生将课堂“输入”转化为“输出”,从“模仿表达”迈向“意义创造”,强化了课堂主旨,实现英语学科育人价值。

专家们对周仪老师的这堂课给予了极高评价,认为这堂课主题提炼精准,梳理出清晰的解决问题路径;教学活动丰富多样,有效引导学生从语篇表层深入思考;学生的生成过程真实自然,成功将课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素养。课堂在细微之处也给予学生充分帮助,特别是梯子形状的板书设计独具匠心,象征着为学生成长搭建阶梯。此外,课程从关注知识技能转向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深入挖掘教材内涵,不仅关注语篇宏观结构,还注重微观逻辑和句间关系,问题设计层次分明,融入批判性思维训练,借助梯形思维导图,先示范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实现了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跨越。

在说课环节,周仪老师以“汇报与求教”为基调,回溯了备课历程。作为一名有五年教龄的青年教师,此次展示凝聚着团队的智慧。从教学环节设计到问题打磨,每一步都离不开省、市教研员的精准指导,以及哈师大附中英语教研室全体成员的全力支持。哈尔滨市王冰英语名师工作室在周仪老师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工作室的带动下,青年教师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更新,专业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哈师大附中始终将教师发展视为学校核心竞争力,在青年教师培养及教研方面展现出极高的专业水准。学校构建的“青蓝工程”培养体系,为青年教师配备经验丰富的导师,通过传帮带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近年来,学校积极构建“三新”研究共同体(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深入推进校本研修与资源共建,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和研究资源,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未来,学校将继续以课堂为阵地,以教研为引擎,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附中力量”!
哈尔滨日报记者 张巍
图片哈师大附中提供
编辑 张鑫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