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6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2025年青年工作先进集体与优秀个人表彰大会,表彰过去一年中涌现出的青年工作先进集体与优秀个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汇聚青年奋进力量。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陈杰在讲话中表示,哈工大青年们要在强国建设新征程中,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青春作为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同时,对哈工大青年提出4点希望。一是打好思想基础,擦亮理想信念的“底色”。二是坚持激情奋斗,锤炼扎实过硬的“功夫”。三是矢志探索创新,担当引领突破的“尖兵”。四是拓宽国际视野,敢立全球发展的“潮头”。
陈杰表示,全校上下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一以贯之抓到底。学校共青团和广大青年工作者要切实担负起使命责任,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增强对青年的凝聚力、组织力、号召力。各基层党委要落实好党建带团建制度机制,加强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推动学校青年工作再上新台阶。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走近青年、关心青年、引导青年,主动为青年排忧解难,支持广大青年加速成长成才。要引领广大青年坚持遵循规律、守正创新、激情进取、追求卓越,锚定“前列”目标,勇闯“尖兵”之路,努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再立新功。


大会对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新时代青年先锋、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黑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黑龙江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黑龙江省辅导员名师工作室、黑龙江省最美高校辅导员的集体与个人进行表彰。
大会还对荣获校级优秀学生李昌奖、春晖创新成果奖、学生五四奖章、五四红旗团委、教师思政奖项、学生十佳奖项的集体与个人进行表彰。


威海校区、深圳校区同步对荣获国家级、省级、校级奖项的集体与个人进行表彰。
“当国家将人形机器人列为国家重大战略方向时,我们就想着‘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钻研什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计算学部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副主任、乐聚机器人创始人冷晓琨分享了自己投身“双创”浪潮、勇攀科技创新高峰,打破人形机器人技术桎梏、缔造“夸父”传奇,立志让全社会共享机器人便利的故事。
“3年间,我们跨越10余个省市,开展超1万小时的野外调研,就是为了清晰刻画关键物质排放清单,为国家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提供支撑。”全国新时代青年先锋、深圳校区智能学部生态环境学院王旭教授分享了自己以科技助力减污降碳,让中国方案闪耀二十国集团科学机制会议、让绿色发展的星辰照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
黑龙江省未来技术学院辅导员马慧文分享了自己从航天工程师转型为辅导员,引领学生坚定航天报国信念、精准“运载”学生成长梦想的经历。
校优秀学生李昌奖获奖代表、威海校区2022级硕士研究生黄健齐分享了自己坚定科研报国初心、助力民族汽车腾飞,以硬核成果彰显哈工大学子青春担当的故事。
“我想,真正的原创性科研攻关,始于对生命前沿的洞察,成于对科研难题的执着。”校春晖创新成果奖获奖代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21级博士研究生丁凯欣分享了自己深耕基础研究沃土、聚焦代谢疾病发生机制和靶向研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的经历。
校学生五四奖章集体获奖代表、航天学院轻质结构热防护研究生团队学生党支部书记兼团支部书记吴世宝分享了团队始终坚持“大师+团队”建设理念,以国家需求为攻关方向、匠心复材筑航天之基、热血青春擎强国之梦的故事。
“学校、学院、新梦工作室和曲拥措姆志愿服务工作室给予我的帮助如星光引路,而我也终成为星河的一点。”“在哈工大的舞台上,只要敢想敢干,就能收获精彩。”校十佳大学生、环境学院2021级本科生库德热提·玉素甫,校十佳英才、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李佳萌分别分享了自己的奋斗故事。

“以规格严格锻造钢铁脊梁,用功夫到家浇筑时代丰碑,让青春在科技自立自强的攻坚战场、乡村振兴的广袤热土、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谱写出更加壮丽的哈工大篇章……”师生代表带来诗朗诵《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张又元 哈尔滨日报记者 纪天伟
编辑 于赛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