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推动思政理论小课堂与社会实践大课堂的有效融合,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7日,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了“探寻非遗密码传承文化根脉——行走的思政课”活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室孟靓莹老师带领30名师生走进哈尔滨三五非遗文化博览馆,带领学生穿越时空长河,开启民族历史之旅,让思政课在行走中焕发新活力。

活动中,孟靓莹老师以满族历史的发展变迁为开端,引导学生透过文物领略民族历史,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围绕展馆内27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创作作品,与历史人物展开了一场隔空对话。一件件精美的艺术藏品,充满年代感的老物件、老照片,吸引学生们驻足观看,感受满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在非遗传习所,专业老师手把手指导学生体验非遗雕版画制作,体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身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孟靓莹老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们认真思考如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学们纷纷表示,这堂行走的思政课收获颇丰,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在社会实践大课堂上更加具象化了,进一步加深了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认识和理解。今后,将努力学好理论知识,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坚持不懈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哈尔滨日报记者 梁潇
(图片由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提供)
编辑 李洪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