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式教育”理念下的突出成果为平房区小学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的实践样本,12日,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科研部组织召开了“哈尔滨市十年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保国第四小学校专场推广现场会”,旨在推动“小学范式教育模式及智能评价体系”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以助力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全市各区县教育科研工作者三百余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

活动伊始,参会人员走进哈尔滨市保国第四小学校园,被丰富的成果展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以及少年示范团的精彩展示所吸引。孩子们的优秀作品、精彩的文化活动瞬间,无一不展现着保国四校“人人发光、彼此照亮”的教育理念。同时,参会人员初步领略到保国四校在“范式教育”理念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效,对“范式教育”有了直观的感受。
随后,保国第四小学校教师王冬梅带来精彩的展示课《志学榜样,力行成范》。课堂聚焦“榜样意识培育与习惯养成”,以“发现—学习—践行—思辨”为主线,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理解“榜样”的多元形态。学生们在《典范少年成长手册》中认真记录成长收获,积极投入小组合作,尽显互助担当,实现了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创造的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巧妙运用评价工具,构建起“示范—学习—再示范”的成长闭环,将“人人可成为典范”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深耕范式教育厚土绽放少年成长繁花”环节中,学校管理者、一线教师和家长代表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范式教育”的内涵与实践。家、校、社三方分享了智慧评价赋能课堂育人的实践经验,阐述办学理念对学生成长能力的培养作用,解读了学校、教师、学生三重“范”的逻辑,介绍了历经八年迭代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阐释了“全科育范”的创新实践,交流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如何赋能家庭教育,以及“范式教育”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校园文化和家校共育等方面的全方位实践成效,让参会者对“范式教育”的丰富内涵与实践价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哈尔滨市保国第四小学校校长郑晓威以《范式教育五育并举,智慧评价情智共生》为题做主旨分享,深入阐述了范式教育的缘起。郑晓威介绍说,面对学区生源复杂的困境,学校以“如何让近墨者赤”为核心命题,确立了“办学规范,行为世范,互学互范”的核心理念,进而构建起立体化育人体系。在智慧评价架构方面,郑晓威详细介绍了从理念到行动的三维落地实践,还展示了范式教育取得的显著成效:学生从“被动适应”转变为“主动创造”,教师从“经验教学”走向“研究型育人”,学校从“制度约束”迈向“文化引领”,有力证明了“范式教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平房区教育局局长刘美荣表示,保国第四小学校的“范式教育”在区域教育改革中取得的突出成果,为全区学校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的实践样本,也期待能借此次现场会东风,让“范式教育”的理念与实践顺利推广,惠及更多学生。同时,期望保国四校继续创新研究、探索实践该成果,为培育“有范儿的现代中国人”贡献更多智慧,也希望平房区各校积极汲取经验,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科研发展之路。
最后,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史咏梅发言说,此次“范式教育及智能评价体系”成果推广现场会,不仅是单一成果的展示,更是构建“发现典型—培育经验—辐射推广”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区域教育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该成果在服务区域发展、构建教育共同体和引领教育现代化方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期望全市各中小学校立足校情借鉴经验,推动教育科研成果的广泛应用和创新发展。
哈尔滨日报记者 郑炜 文/摄
编辑 李洪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