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4日,教育家魏书生为全省400名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开展培训讲座。讲座中,魏书生着重分享了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并指导劳动教师要坚定教育信念,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发挥自身潜能,脚踏实地做好每件小事,培养孩子们的品德与责任感,达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目标。
省内外专家联袂引领,
打造教学研培“智慧矩阵”
本次培训由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主办,省教育厅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协办,省劳动教育指导专委会与教育科学出版社共同承办,香坊区教育局、香坊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香坊区启迪学校提供服务支持。哈尔滨市300余名劳动教师参加了培训。
此次活动会聚了全国劳动模范、教育家魏书生,AI教育专家龚春燕,课程评价专家程艳霞研究员等知名行业嘉宾。他们从“五育融合”视角出发,分享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并通过实践教学中的教育改革案例,揭示劳动教育对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深层价值。

此外,专家们借助可量化指标与教育大数据技术,分析并破解劳动教学“评价难”的痛点,提供了从课堂观察到素养评估的全流程操作框架。
在教学实践展示环节,重庆市育才中学教师赖盈莹分享了《素养为纲・实践为径》课例。黑龙江省内的名师团队解读了《传统工艺制作任务群实施》,并通过“学科融合+情境创设”的教学设计,呈现《烹煮中药养生茶饮》《志愿服务情暖人间》等教学案例,让与会教师直观了解劳动教育与多学科融合的路径,以及可实际操作的教学思路。
三大创新方向锚定发展,
构建龙江劳动教育新生态
在此次培训会上,全体参会教师了解了黑龙江省劳动教育现状和未来5年劳动教育工作规划:深化“五色劳动”体系中的红色基因传承,强化党建引领,开发“红色劳动教育资源”,形成全学段红色劳动课程群;推进普职融通,引入烹饪、汽修等职业体验课程包,组建“工匠导师团”,实现普职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启动“劳心融合”计划,开发“劳动疗愈”“手工正念”等心理融合课程,建立“劳动实践—心理成长”双向评价机制。

双技能板块精准赋能,
构建“实践+教学”研培闭环
记者在当天活动中还看到,以“实践技能夯实根基、教学转化激活课堂”为核心,哈尔滨市香坊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开展了陶艺体验、橡皮章制作、藤编技艺、面食烘焙等四大沉浸式体验实践专题活动。现场实操中,这些项目深度融入东北民间传统技艺,每个实践环节均采用“技法训练+教学拆解”双线模式。指导教师在示范过程中提问,引导参培教师发现“学生在手工操作中常见的技法难点”“地域文化元素与教学目标的衔接点”等关键问题,实现从技能体验到教学策略生成的深度融合。
哈尔滨日报记者 郑炜 纪天伟 文/摄
编辑 李洪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