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8日至12日,由基础教育改革专家、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李希贵及其团队组织的“海淀教育创新人才培育工程第二期第二季研修活动”在哈尔滨新区第二学校举行。借此契机,该校特邀李希贵校长为全市教育工作者作公益专题报告,各区县(市)教育局副局长、基础教育科(股)长、中小学校长及教师代表、新区二校全体教师近1000人参与了此次会议。

报告会上,李希贵以《AI时代我们如何做教育》为主题,立足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生态的重塑,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创新、评价体系重构等维度,深入剖析了新时代教育的核心使命。他表示,AI技术正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教育的核心使命应从知识传授转向天赋发现与能力培养,帮助学生找到真正热爱的领域。同时,AI时代的教育更应回归“人之为人”的本质,在技术赋能中守住育人初心。学校需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未来公民,引发全场共鸣。

活动中,中国新学校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十一盟校战略顾问沈祖芸以《放大教育的价值》为题,结合实践案例,生动分享了“十一系”的一些创新做法,如在开学典礼上通过“新生音符选择”的互动设计,将30多分钟的形式化典礼转化为深度参与体验;打破传统家长会模式,推行“一对一家长会”“学生主导家长会”;以“成长合伙人”机制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等。沈祖芸通过具体场景再现,诠释了教育价值的放大不仅在于形式创新,更在于对“人”的尊重与激活,为现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式。

据介绍,此次报告会紧扣教育改革前沿,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为哈尔滨市中小学校在AI时代推进育人模式变革、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宝贵思路。同时,哈尔滨新区第二学校也将以此次培训活动为契机,把李希贵校长“发现天赋、培养不可替代能力”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助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哈尔滨日报记者 郑炜 文/摄
编辑 李洪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