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远征21国 哈工大教授打造“中国手术超人”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8-06

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悉,7月17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办的2025 SRS机器人外科学年会上,一场特殊的全球直播吸引了万千人的目光。

思哲睿康多机器人成功完成全球首次异国双连台、跨洲际、三控制台、多点协作机器人辅助、远程双患者端无缝切换连台指导手术(跨越法国、中国、哈萨克斯坦),被誉为远程医疗发展史的“里程碑”。

思哲睿,一个由哈工大教授创业打造的国产手术机器人企业,用十年时间打破了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由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独家垄断的局面,实现了从实验室到手术室、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华丽转身。

做中国人自己的医疗机器人 实验室走出“手术超人”

2013年,依托学校的人才优势,哈工大机电工程学院教授杜志江(现任公司董事长)和同事闫志远(现任公司总经理)等团队成员共同创立思哲睿,向着中国手术机器人国产化的梦想出发‌。

“手术机器人属于医工多学科交叉行业,技术门槛和行业门槛都很高。但当时只有一个想法:不能再被国外技术‘卡脖子’了,我们要做中国人自己的医疗机器人,用中国人自己的设备给中国人治病……”回首创业初衷,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杜志江感慨道。

创业过程一波三折,从讲台到市场,从实验室到手术室,技术壁垒高、融资困难、行业前景未明……面对挑战,团队却始终憋着一股劲:医生不能总用天价设备,患者不该为技术垄断买单!

十年磨一剑,这支由高校教授组成的创业团队厚积薄发,完成了令人瞩目的技术积累,建立了完整的知识产权体系,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被评为黑龙江省首批专利与标准协同创新中心。公司自主研发拥有系列核心技术和独创性成果的“康多机器人”家族,获评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荣誉。

从力反馈主手、力感知机械臂、手术微型器械、一体化关节等手术机器人核心技术到主从控制、规划导航等核心算法,他们一步步突破技术壁垒,实现了从核心技术到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让“卡脖子”成为历史——首创多模态高性能图像导航平台,让外科医生拥有“鹰眼”般透视的“超能力”;‌首创多屏幕开放式控制台‌,让医生告别“低头做手术”职业病;独创“4+1模式”五臂系统,“四手联弹”黑科技可将复杂手术提速3小时……

思哲睿机器人是目前国产品牌中发表临床研究成果数量第一的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也是国际上除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外拥有最高循证医学证据等级的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相关设计荣获全球工业设计领域三大奖项(德国红点大奖、美国IDEA设计奖和德国IF奖)。

不做追随者,要做破局者  国产手术机器人的硬核逆袭

2023年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思哲睿机器人完成全球范围内首次国产手术机器人三地远程控制手术,这是国产手术机器人技术的又一次跨越性创新,实现了高端医疗资源下沉,解决了医疗水平不均衡问题。

“腔镜手术机器人是高端医疗装备领域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其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落地有利于打破高端医疗装备‘卡脖子’局面,加快手术机器人国产化替代进程。”杜志江说,“我们不做追随者,要做破局者。手术机器人市场需求巨大,而国外手术机器人价格高昂,无法实现普惠,我们要造老百姓用得起的手术机器人。”

思哲睿机器人的价格只有达芬奇机器人的一半左右,因此经常有患者及家属术后向思哲睿手术辅导团队致谢,在降低手术费用的同时,享受到了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全国百余家三甲医院临床示范应用,见证了思哲睿康多机器人五大产品矩阵在泌尿外科、妇科、普外科、胸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多科室的征战历程:为患者完成手术8000余例,单台机器人创下‌年手术超1600例、单日单机设备12连台‌的行业神话……‌国产高科技之光正在悄悄照亮传统手术室。

“目前企业已建立了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高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思哲睿负责研发的副总经理苏衍宇说。他是杜志江的学生,也是哈工大和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联合培养的博士,放弃知名公司首席技术官职位,选择到哈尔滨加入思哲睿:“我喜欢富有挑战性的研究,相信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希望能用所学推动行业发展,造福更多患者。”

公司还打造了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医工联合研究院等多个平台资源,吸引各类高校、国际行业领域等专业技术人才300余人,其中博士和硕士毕业生近100人,哈工大毕业生40余人,一支产研学融合的“硬核战队”正在龙江热土上谱写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的新篇章。

手术无国界,远征21国  中国机器人架起全球生命之桥

2018年,思哲睿联袂华为、联通、301医院,共同完成‌全球首次5G远程腔镜手术试验‌。

此后,电影里的科幻场景逐渐成为日常:2019年,全球首次多点协同多学科5G远程手术试验;2022年,首次跨网域、跨运营商远程手术;2023年,全球首次跨海5G远程手术;2025年,全球首次洲际三控制台远程手术……

远程手术,不仅展现了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在超远程和多点协作中的技术优势,还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院诊疗水平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极大提升了思哲睿在海外的国际影响力。

2024年6月,在意大利罗马举办的第20届欧洲腹腔镜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泌尿外科会议上,思哲睿机器人开创的“双机器人和双主刀”创新模式全球手术直播,被大会主席及国际专家称赞为“外科革命”。全球机器人手术技术协会主席Vipul Patel教授评价说:“零延迟,表现优异!”

2024年下半年,思哲睿开始启动海外市场销售——雅加达中华总商会内,印度尼西亚代理商在印尼卫生部领导及媒体等见证下郑重签下首单;在胡志明市举行的思哲睿康多手术机器人学术交流会议现场,百余名越南医生通过视频连线围观康多“手术首秀”;俄罗斯、德国、巴西等多个国家的专家专程飞赴哈尔滨,只为亲手试驾“中国手术超人”并进行医学交流……世界各地专家在试驾体验后,对康多机器人良好的操作感受、高舒适度的开放式控制台给予高度赞誉。

目前思哲睿已经与亚洲、欧洲、南美洲、非洲的21个国家签署销售合同。康多机器人以优异的性能和高性价比得到了海外客户的充分认可。

“思哲睿的终点不只是替代进口,而是希望智能医疗能够惠及更多患者,惠及更多医院和整个医疗体系。”谈及未来,杜志江表示,公司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不断进行技术迭代和新产品研发,加速商业化落地进度,进一步提升硬核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和高端医疗装备的普惠价值,树立中国品牌形象,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刘培香 哈尔滨日报记者 纪天伟 王铁军

编辑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