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鸡西市的孙先生今年已经98岁了,半个月前突然出现“腹胀、间断发热、寒战”等症状,家人赶忙带他到当地医院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他有肺气肿、肺感染、胸腔积液、食管裂孔疝、心包积液、低位胆道梗阻、胆总管多发结石等。考虑到孙先生高龄,且心肺功能较差,手术风险极大,当地医院进行相关对症处理后,建议转入上级医院治疗,孙先生家属慕名来到哈医大二院消化内科寻求帮助。
消化内科关景明主任医师、赵磊副主任医师接诊后,为孙先生完善相关检查,发现他除存在胆总管结石、胆管炎、胆道梗阻、梗阻性黄疸外,体内白细胞、转氨酶均较高,提示存在严重的感染和肝损伤,而肺功能、肺CT、心电图等检查提示患者心肺功能较差,并存在较重的冠心病、心律失常及胸腔积液。基于他当前病情,必须尽快解除胆道梗阻情况,否则继发化脓性胆管炎是致命的。
为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消化内科主任曲波教授、疼痛科主任刘金锋教授分别组织科室讨论,并制定详细的手术及麻醉方案。结合病情并与家属沟通后,医疗组决定为孙先生进行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胆道取石手术,这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是一种快速、安全、高效的内镜微创治疗技术。
8月31日,手术如期进行。疼痛科方先海副主任医师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后,为患者进行了静脉麻醉。“患者的心肺功能较差,考虑到俯卧位影响患者的呼吸,我们只能采用侧卧位方式建立手术路径,插管过程很艰难,我的每一步操作都必须非常小心。”赵磊表示。
术中,赵磊发现孙先生的胆总管内有2枚结石,其中最大的一枚为1.5×1.2厘米,紧紧地“卡”在胆总管里,而正常人体的胆总管正常的直径约为0.6-0.8厘米。赵磊表示,虽然结石较大、取石困难的,但如果不进行处理,感染进一步加剧,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仅用时25分钟,赵磊便将2枚胆道结石顺利取出。术后,孙先生症状明显得到改善,各项指标也逐步好转,并顺利出院。
据介绍,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十二指肠壁薄弱可形成憩室,会造成十二指肠乳头开口的流通不畅,易发生结石。结石堵塞胆汁的流出道,患者会出现腹痛,皮肤及巩膜黄染等症状,结石刺激胆管壁,可造成炎症,导致患者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病情严重时胆道化脓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建议市民,发现患结石后,应及时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下一步治疗方案。
赵磊副主任医师为患者进行内镜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