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男子心梗危在旦夕,4个小时接力抢救夺回一条命!

来源:冰城 + 客户端 2022-12-09

12月8日,哈医大一院胸痛中心团队、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在患者核酸结果未出的情况下接力抢救4个小时,成功夺回一名“左主干次全闭塞、前降支70%狭窄、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的73岁老人的生命。

8日9时33分,家住在道里区的73岁老人朱某(化名)突发胸痛近一个小时,被120急救车送到哈医大一院急诊急救中心时仍有剧烈疼痛。

9时42分,胸痛中心宋涛副教授迅速为朱某行心电图检查,显示心房颤动,广泛导联ST 段抬高,心肌梗死面积非常大。

“患者的生命已悬于一线,没有核酸,也要先抢救患者。”医院立即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在核酸结果未出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开展冠脉造影检查。

10时许,朱某已被送入急诊负压导管室,胸痛中心主任孙延明教授带领心血管介入团队为他进行冠脉造影时,发现他左主干次全闭塞,前降支70%狭窄,随时都有可能猝死。孙延明立即调整治疗方案,联系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杨威教授行ECMO 治疗。

此时朱某病情突然进展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喘憋、不能平卧,宋涛立即联系门诊ICU为他行气管插管,为进一步抢救争取时间。

10时46分,开通呼吸通道的朱某,再次回到急诊负压导管室,胸痛中心介入团队快速开通闭塞的左主干,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IABP治疗。

12时42分,在介入团队的全力施救下,朱某的动脉血终于顺畅通过主干到达前降支和回旋支的远端,为心脏左侧大面积的心肌供血。

第一道关过了,可朱某的生命还面临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的难关。早已等候在现场的重症医学科ECMO工作组,立刻接手抢救生命的接力棒。

由于朱某血管畸形复杂,杨威带领ECMO工作组三名医生、一名护士,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抢救,最终成功地完成了VAECMO的上机,朱某的自主心律及血压趋于平稳。

术后,在呼吸机、ECMO和IABP的支持下,在重症医学科5名医护人员的守护下,患者转回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

徐旭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