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肿瘤怎么规范诊治?专家直面问题谈建议

来源:冰城 + 客户端 2022-12-20

新型冠状病毒仍处于流行阶段,目前以奥密克戎株为主要流行毒株,变异株较原始病毒具有更强的传染能力。许多肿瘤患者犯了难,尤其是规律治疗的肿瘤患者如何就医是一大难题。如果无法按时治疗及复查,是否会影响病情控制?如何既保证肿瘤的规范诊治,又降低新冠的感染风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哈尔滨胸科医院肿瘤三病区主任刘树岩,给广大的肿瘤患者朋友几点建议。

疫情期间,为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医院通常会对每日就医的情况进行预判和适度的控制,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都需要提前预约。目前各大医院都有公众号,部分医院也在特殊时期开展了网上咨询等服务,就诊之前一定要通过关注公众号,网络咨询,或电话咨询的形式,了解医院的开诊情况和进医院就诊的条件(如是否需要新冠核酸结果?需要多长时间以内的结果?等等),并提前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进行预约挂号,在有预约号的前提下到院就诊,避免因停诊或无号浪费时间并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

第一,常规复查或取药:对于肿瘤常规复查的患者(如术后复查等),如果没有不适症状,建议延后复查,一般延缓1-2个月问题不大;部分仍在治疗期间需要密切随访者,可以选择门诊复查,尽量避免住院引起交叉感染;复查过程中尽量简化程序,将所要进行的检查预约在同一天进行,以减少来院次数,缩短在院时间和人群密集处停留时间。

第二,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每种治疗方案都有其相对固定的用药周期(如2周、3周、4周或1月不等)。正常情况下,患者应按时接受治疗。但疫情之下,路途奔波,病房聚集,都可能造成疫情扩散。尤其化疗,顾虑相对较多,化疗的副作用之一“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在普通环境下会增加感染的机会,严峻的疫情下更加危险。即使没有疫情存在,平时化疗过程中,某些患者朋友也会因为“白细胞、血小板数值不达标”或“肝功能欠佳”而推迟化疗。一般来说,化疗和靶向治疗推迟1周问题不大,但超过两至三周,疗效会受影响。而免疫治疗有拖尾效应,部分患者延迟1个周期也可能并无影响。因此,专家建议:

(1)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可在主管医生的指导下,视个人情况适当推迟或就近治疗。

(2)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低风险和方便的治疗方案,适度减低化疗药物剂量或调整部分药物,避免严重的毒性导致二次就诊,同时为减少因监测血常规而前往医院就医的次数,避免骨髓抑制造成免疫低下,可以给予预防性升白治疗。

(3)化疗通常会造成骨髓抑制,化疗后应尽可能在家隔离休息,避免外出。

(4)免疫治疗也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副作用,用药前应充分了解,用药后需密切观察,如出现胸闷、气短、心慌、腹泻、疲乏等情况,及时联系主管医生或就近就医。

哈尔滨日报记者 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