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子宫破裂大出血 危重患者死亡线上被拉回

来源:冰城 + 客户端 2023-02-07

“紧张忙碌的一天终于可以歇一会儿。一周内两例胎盘植入引发子宫破裂伴随腹腔内大出血的危重病人抢救,真是让人惊心动魄。”春节刚过,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产二科兼产前诊断科主任张卉就参与了两例胎盘植入引发子宫破裂伴随腹腔内大出血的危重病人抢救。当时可谓惊心动魄,如果没有及时救治,后果将不堪设想。幸好,在产科、手术室、麻醉科、输血科、检验科、新生儿科、药剂科等科室医护人员的紧密协作下,患者转危为安。

孕妇不小心摔倒 出血3500毫升

妊娠21周的孙平(化名)在家中不慎摔倒后出现剧烈下腹痛,立即来到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就诊。来院后,检查诊断为子宫破裂。医院立即开辟绿色抢救通道,此时患者已出现了休克早期迹象,值班医生第一时间了解妊娠及发病经过,并向张卉主任汇报了患者病情危重性。入院手续办理后不到5分钟,患者被平车推入手术室。收到消息的张卉主任从家中赶到医院,直接到达手术室指挥并参与抢救。医疗及护理总值班、输血科、药剂科以及其他产科协助抢救患者,调配药品及物资。

手术开始,一进入腹腔,就涌出了约2000毫升的积血,相当于非孕期成年女性总血容量的50%,子宫的破裂口还在持续快速出血。随着出血量快速增加,子宫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收缩更差,出血更多,形成“恶性循环”。这就意味着产科医生的止血操作必须果断准确,而且要尽早输血改善患者状态。手术进行了3个多小时,从凌晨持续到天亮,术中出血量3500毫升,接近人体总血量的70%。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患者转危为安。

据了解,孙平有两次剖宫产术史,此次怀孕早期彩超就提示胚胎着床于子宫瘢痕处,子宫瘢痕妊娠可能性大。她曾辗转多家医院产科就诊都明确建议早期终止妊娠,但她未听从医生的劝告,仍坚持继续妊娠,而且没有按期产检,这都为子宫破裂埋下了隐患。

女子腹腔积血原是子宫破了一个“洞”

妊娠34周的王丹(化名)既往有一次剖宫产术史,此次因不规律宫缩被当地医院诊断为先兆早产,转诊来到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门诊超声检查提示“盆腹腔内积血可能性大”,急诊入院剖腹探查。术中见胎盘植入于子宫后壁近左侧宫角处,本来像树根一样为胎儿汲取养分的胎盘组织已经“侵蚀”穿透子宫全层形成一个鸡蛋大小的“破洞”。

张卉主任、刁芳副主任带领产二科团队,在多学科医护人员协作抢救治疗及输血补液支持治疗下,行剖宫产术娩出胎儿,并清除了所有胎盘组织,为患者重新修补了子宫。幸运的是,胎儿和子宫都保住了。

专家提醒:倡导自然分娩 尽量避免初次剖宫产

据张卉介绍,子宫是由规律走行的平滑肌纤维组成的器官,剖宫产术会破坏这些肌肉纤维的连续性,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处由瘢痕结缔组织取代了一部分肌肉纤维,这部分子宫壁的弹性、伸展度、子宫内膜的平整程度都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因此,有剖宫产术或其他穿透子宫壁手术史,如人工流产穿孔或核除较大子宫肌瘤,这样的患者怀孕时,从孕早期胚胎着床可能会“一头扎进”瘢痕处不平整的内膜,发生子宫瘢痕妊娠或胎盘植入,到孕中晚期胎儿生长过程中子宫瘢痕受到越来越强烈的拉伸,步步凶险。

大部分外伤、疾病引起出血能够找到明确的血管断端并进行止血,而产科手术中,妊娠子宫是一个富含血窦的器官,类似于充满腔隙的海绵,血流走行于“腔隙”之中,一旦发生出血常常呈弥漫性且很汹涌。

张卉提醒,孕期女性一定要树立科学观念,注重孕期保健,规范产检,倡导自然分娩,尽量避免初次剖宫产,预防孕期并发症及合并症。对于打算孕育宝宝的女性,如需进行妇科手术,如核除子宫肌瘤等手术治疗,可由有经验的产科医生与妇科医生共同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方式,以减少手术带来的远期风险和隐患。

孙丽霞 叶鸿 哈尔滨日报记者 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