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进入高中的每个学生来说,或多或少都会感受到初高中的学习差异和成绩落差带来的焦虑。付出巨大收获甚微,努力加倍成绩不升反降,让部分高中生陷入“我怎么变得越来越‘菜’”的自我怀疑和否定之中。新学期,各种考试接踵而来,针对有些学生出现的自我否定心理,本报记者特邀哈九中心理教研室主任杨淑红帮同学解惑你怎么就变“菜”了。
杨淑红,哈九中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教师,高级教师。科研主任,心理教研组长,杨淑红心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认证生涯规划师,省教学能手、省科研骨干、市学科和科研学科带头人,市兼职教研员。先后获得全国生命教育“生命致慧先进个人”、市优秀教师、市“三育人”优秀教师、市教育局记功等荣誉称号。
来自高中生的烦恼
杨主任说,人生万千烦恼,不是所得太少,而是想要太多。正如苏格拉底曾说:“知足是天然的财富,欲望是人为的贫穷。”如果欲望大于能力取而代之范围,我们就会付出巨大的压力、焦虑的代价。
在杨主任以往咨询过的高中生中,困扰他们最多的就是“身边‘卷’王太多,我却变得越来越‘菜’了”,诸如“为什么上了高中我变得越来越‘菜’”、“以前的我是班级甚至年级里的佼佼者,但进入高中一切都不一样了”、“高中高手如云,曾经让我充满自信的理科如今毫无优势可言”、“我曾引以为傲的英语,在一众‘大佬’面前,黯然失色”、“曾经给我带来欣赏与赞许目光的特长,与才华横溢的同学们相较,显得平平无奇”……
来自高中生的感受
感受一:越学越焦虑,学习压力大,学习跟不上、作业做不完,听课都会,但是做题就错;升入高中之后学业的压力比较大,和初中的学习方式不太一样,而且上课速度较快,节奏跟不上。
感受二:上了高中学习困难,总会感到被同学所忽视;与好朋友不在一个学校,朋友之间沟通变少有些孤独;身边没有像初中关系特别特别要好的小伙伴了,总觉得没有以前欢脱了。
感受三:好“卷”啊!我感觉自己好像在班里是凑数的;没太掌握高中的学习技巧,时间规划的不太适当;睡眠时间断崖式减少......
杨主任说,在高中生中存在的这些感受都容易引发同学们情绪上的烦恼、担忧、焦虑;认知上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低;行为上的坐立难安、手足无措、无法静心;身体上食欲下降、心慌、头疼失眠、恶心等。
而以上这些都与焦虑有关。焦虑是外界事件与能力是否匹配时表现出的一种情绪;焦虑是一个人未雨绸缪的能力,适度的焦虑是有益的;有时焦虑是由价值窄化导致的,如果我们只注重学习成绩、把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尺度与标准,就容易导致焦虑情绪的产生和加重。
进入高中,你真的变“菜”了吗
那么进入高中后,同学们真的变得那么“菜”了吗?原本在初中很优秀的自己,进入到一个更加优秀的群体,就变“菜”了,不再优秀了吗?
当我们进入到一个新的群体时,我们会有自我定位或自我预期,而我们获得信息反馈的途径,往往就是比较。当实际情况和我们预期差别较大时,就会产生心理落差,感觉失落和沮丧。
打个比方,你和你目前身边的同学在初中时都分别属于不同的金字塔顶尖位置,而当若干金字塔尖重新构造成为一个更大的金字塔时,你所处的位置有可能就会发生变化。这种暂时的重新排列,如果没有意识到是参照系发生了变化,就很可能让你产生“我怎么那么菜”的错觉。所以说,进入高中的我们,因学习内容的难度、数量的几何级数增长,导致舒适圈被打破。出现学习、人际、节奏短时间内无法适应等情况就既正常又普遍了。
心理教师帮你找到自己的位置,提升快乐感
1. 空杯心态
过去的已经过去,不要一直留恋,重新开始,以此刻为起点。重新自我定位,学会积极肯定自己,让高中生活成为自己成长的历练石。少做横向与他人的比较,多做纵向自己与自己的比较,要看到我们的水平没有下降,只是参考标准有所不同。
2. 接纳不能控制的事情
分清楚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是自己不能控制的,然后去控制你能控制的,接受你不能控制的。
3. 做好自己该做事情
认真做好自己该做的、能够的事情,比如认真听课,合理安排时间、学会自我约束。与他人积极主动,互相帮助;用心倾听,寻找共同兴趣爱好,学位换位思考,理解包容接纳,从而降低孤独感,提升快乐感。
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说:“一个人适应自己的位置,同时在这个位置上不断成长,这才是人应该追求的中庸之道。”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在这个位置上不断成长。
哈尔滨日报记者 张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