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熊猫血”突发大出血,多学科专家协作助脱险

来源:冰城 + 客户端 2023-05-29


近日,哈医大一院胰胆外科孙备教授团队协同消化内科、介入科、输血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合作,成功救治一名巨大复杂性胰体尾肿瘤合并消化道大出血的RH阴性血年轻女患,并最终实施胰体尾脾+部分胃切除手术,力保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熊猫血”突发大出血 抢救后又发现巨大占位

李女士今年33岁,因突发大呕血急诊入住哈医大一院消化内科。到医院时,李女士的血红蛋白仅有28g/L(正常113-151g/L),属于极重度贫血,同时经过腹部CT检查,专家发现她胰腺体尾部存在一枚的巨大囊实性占位。经过哈医大一院医护人员紧急的抗休克、输血等抢救后趋于稳定,为寻求进一步治疗,家属慕名求助于哈医大一院普外科主任孙备教授。

通过进一步检查,孙备发现李女士胰体尾部占位巨大,且4年前曾因“胰腺囊肿”于外院进行过胰腺囊肿-胃吻合术,考虑胰腺病变为胰腺囊性肿瘤,应积极手术治疗。但因巨大肿瘤的长时间压迫,已形成胰源性门静脉高压,胰脾周围存在多支手指粗细的曲张静脉,术中出血风险高。除此之外,李女士是罕见的RH阴性血(熊猫血),进一步增大了手术风险。

多学科接力 确保肿瘤手术安全

青年女性、罕见血型的极重度贫血、术前出血部位不清、肿瘤巨大、二次手术…面对如此复杂的胰腺肿瘤,为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胰胆外科副主任孔瑞教授组织消化内科、介入科、输血科、麻醉科等多学科进行MDT会诊讨论治疗方案,提出首先解决血液储备,其次明确出血位置,避免术中意外失血的术前准备方案。

消化内科尚国印教授为李女士实施胃镜检查发现胃—胰腺囊肿吻合口处可见溃疡,而胃底并无明显的静脉曲张,进一步明确了出血位置,并由介入科刘增尧教授为患者实施DSA脾动脉栓塞术,降低术中意外出血的风险。输血科曹荣祎主任与中心血站积极沟通,得到了全市的血液支持,为手术解除了后顾之忧。

彻底根除肿瘤 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在充分的术前准备下,孙备教授、孔瑞教授、胡继盛主治医师,在麻醉科王艳教授和手术室的全力协助下,为李女士实施根治性胰体尾脾及部分胃的联合切除术。由于肿瘤巨大侵犯门静脉,彻底切除肿瘤后,对门静脉进行修补重建。术后肿瘤病理显示李女士为粘液性囊腺瘤伴局灶导管腺癌,目前她已康复出院。    

孔瑞介绍,胰腺粘液性囊腺瘤是较为常见的胰腺囊性肿瘤,好发于胰腺体尾部,大多数虽生长缓慢,但也存在较高的恶变倾向,易被误认为“囊肿”。因此发现胰腺囊性病变应尽早于胰腺专科就诊,明确病变性质,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

徐旭 时嘉晨 胡继盛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