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无意识时,如果不慎摔倒,很容易摔得“头破血流”。近日,在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发生了温暖又安全感满满的一幕,一位女性患者在刚到达消化科病区还没有走到医护人员面前时,突然晕倒,被“武功高强”的护士长及时“接住”。
5月29日中午,患者独自入院,走到护士站一侧时,突然摇晃了两下,随后向后倒下。正值午休时间,消化内科护士长陈媛在去休息室的路上,用眼睛余光观察到侧方有一患者似乎有些步态不稳,关键时刻,急救经验丰富的她改变了向前走的路线,一个箭步冲到患者跟前,一把拉住患者手臂,用力向自己怀里拉。本来倒向后方下一秒就要后脑着地的患者被拉了回来,但是瞬间又在向下瘫软,陈媛反应迅速,立即采取弓步左转身,顺势用肩背部接住患者,同时自己的马步扎得稳稳,没有和体重较重的患者一同倒地。
一拽、一背,做出判断随后身体反应仅用3秒。“我工作15年了,有着丰富的急救经验,且我平时喜欢锻炼,身体素质还算不错,能做到身体跟上大脑做出判断的速度。”陈媛介绍,按平时的“跌倒坠床应急预案演练”的流程,护士们分工明确迅速行动,患者先被扶住坐了下来,测量血压、测量血糖、建立静脉通路。这时有人推来了病床,医护人员一起将患者抬到床上,进行输液、采血化验,送到病房。
检查后,医生发现患者血红蛋白仅约为正常人的三分之一,紧急为其输血800毫升后,这才使得患者转危为安。
患者恢复意识后,得知是陈媛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在病床上的她立刻用手语表达感谢,眼神里充满感激。
因为是聋哑患者,还是独自就诊,住院期间,消化内科医护人员以及工勤人员都对她非常照顾,为保证她的安全,去卫生间都会有人陪同,还有人帮她买饭,随时提供帮助。“我们都是通过写字沟通,但她语法和习惯都与我们不太一样,我们也会耐心去理解。”陈媛告诉记者,其间,医护人员最常看到的就是“谢谢”两个字,还学会了手语表达谢谢。
“对我们来说,这都是非常普通的小事,能帮助患者,守护他们的健康,对我来说就是最幸福的事。起初我没太在意,后来同事们看到了我帮助患者的视频,就转给了我。我女儿还很小,每天都黏着我不让我上班。我总会和她说‘妈妈要去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回家我要把这段视频给女儿看看,告诉她妈妈真的是在治病和‘救人’。”陈媛表示,只要患者需要,哈医大一院医护人员随时都会提供专业迅速的医疗服务。如今,患者经过治疗,情况明显好转,已出院回家。(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