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个创伤非常小的手术,将健康一侧的颈7神经移位至瘫痪侧的颈7 神经,使偏瘫上肢与健康大脑半球连接,让健康大脑半球同时控制两条手臂,进而让瘫痪的上肢重新动起来,这就是颈7神经移位术的原理。日前,哈医大二院神经外科五病房主任郭冕教授团队成功为偏瘫患者完成此项技术,术后康复科负责人王彦龙副教授团队为其制定科学的康复方案,患者左臂痉挛状态和运动幅度得到明显改善。
一年前,36岁的陈女士(化姓)在家陪同孩子玩耍时突发脑出血,家人紧急送她来到哈医大二院,郭冕为其进行急诊手术,挽救了生命。出院后,陈女士开始了漫长的康复治疗,她在多家医院进行了康复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康复治疗一年多后,左侧肢体仍然僵硬,手腕及手指痉挛屈曲无法伸直,生活不能自理。为了寻求更好的肢体功能恢复,陈女士再一次找到了郭冕。经团队详细评估,认为陈女士是中枢痉挛性偏瘫,目前处于康复平台期,左上肢痉挛状态,适合健侧颈7神经移位手术。
郭冕介绍,中枢性偏瘫一般是由于脑卒中和颅脑损伤等疾病导致一侧大脑半球损伤,进而造成对侧肢体偏瘫,是最常见、危害最广泛的后遗症,其功能往往很难康复,导致患者丧失劳动力,无法生活自理。此类患者往往通过药物、理疗等方式进行康复治疗,一般效果都微乎其微。“颈7神经移位术”的出现,开创了治疗“中枢性瘫”的新天地,为其康复带来可能。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郭冕团队为其进行了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顺利将健侧颈7神经成功移位到患侧,并进行神经吻合,使瘫痪上肢和健侧大脑相连。在周围神经左右换位后,健侧大脑“一拖二”地支配双侧肢体,通过跨两侧大脑半球的功能重组,实现了对患肢的独立控制,从而改善患侧肢体功能和痉挛状态。
郭冕介绍,颈7神经最大的特点就是“位于中央,博而不专”,虽然参与诸多神经,但并不起主导地位,所以正常情况下切断颈 7 神经后,会出现健侧上肢乏力,麻木不适的现象,通过机体的代偿及康复锻炼,术后 1~2 个月肌力可完全恢复至术前,麻木症状可显著缓解或消失。因此,切断健侧颈 7 神经对人体是不会产生长远影响的。中枢痉挛性偏瘫患者能够配合正规的康复训练,没有麻醉禁忌症,均可以实施这个手术,大多数患者通过这一手术及后期康复锻炼,能够实现生活自理。
术后十天,陈女士转入康复科进行治疗。王彦龙团队医师,护士及治疗师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为其进行了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家庭作业指导、经颅磁刺激、及心理疏导等康复治疗,两周后陈女士手部肌张力明显减小,手指屈肌肌张力1级,左手无名指,小指可主动伸展,患者可在1人辅助下步行50米。后续将继续康复治疗,定期评估功能恢复情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哈医大二院副院长王广志表示,此病例通过多学科联合治疗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中枢性偏瘫患者带来了新希望。未来,医院将进一步加强新技术的开展、加强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强人才的培养、以及加强多学科合作等工作。进而提高医疗质量,缩短平均住院日,为疑难危重症患者提供更加优质诊疗服务,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专家提醒,脑梗死和脑出血是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国家卫健委2021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卒中患病总人数超过2800万,每5位死亡者中就至少有1人死于卒中,带病生存的卒中患者在我国多达1700多万。值得警惕的是,在我国卒中不仅死亡率逐年上升,发病也在趋于年轻化,45岁以下人群的发病率已经超过总发病率的10%。为此,年轻人一定也要定期体检和监测血压,及早发现问题。若患上高血压,要及时就诊、及早服药、规律服药,即使遗留偏瘫后遗症,也不要灰心,可以到正规医院就诊咨询,看看能否通过手术恢复部分肢体功能。
田为 曹玥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