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吞咽造影技术解决患者难“咽”之苦

来源:冰城 + 客户端 2023-06-21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然而却有一部分人没有办法享受食物带来的快乐,甚至对“吃”产生恐惧,这是一种特殊的“吞咽困难症”。为了帮助这类患者,哈医大二院康复医学科与放射科联合开展吞咽造影检查技术,可实时观察患者吞咽器官动态,帮助患者准确找到吞咽障碍的原因,解决患者“食不下咽”问题,在我省尚属首次。

张先生(化名)今年68岁,不久前他忽然出现吞咽困难、喝水呛咳、与家人说话时言语含糊不清症状,感觉舌头十分笨拙。家人将他送往哈医大二院,经过神经内科医生检查,张先生被诊断为急性期脑干梗塞,立即入院治疗。经过一周的治疗,张先生的脑梗病情趋于稳定。然而脑部病灶影响了他的吞咽功能,他仍然有吞咽困难、进食呛咳等现象,只能依赖鼻饲管注食维持身体营养。在神经内科医生建议下,张先生转入康复医学科做进一步康复治疗。

为了给张先生制订精准的康复治疗计划,哈医大二院康复医学科医生评估后决定为他实施吞咽造影检查。吞咽造影检查是指在X线透视下,观察患者对含造影剂的不同黏稠度、不同剂量食团的吞咽情况,并通过侧位及前后正位成像对吞咽功能进行评估,也能对舌、软腭、咽喉的解剖结构及食团的运送过程进行观察。通俗理解,就是让患者在X光检查仪下,吞咽不同量、不同浓度的食物,通过造影剂透视患者的动态吞咽全过程,进而判断患者能够吃哪类食物和剂量。

康复医学科负责人王彦龙介绍,吞咽造影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有吞咽障碍的人群。吞咽造影技术首先可以清楚、准确评估人体的舌、软腭、咽喉、会厌、食管上括约肌等的解剖和生理机制,评价异常吞咽模式,可以观察到各个时期吞咽功能障碍。其次,它可以观察进食稀流质、浓流质、糊状食物、固体食物等性状的运送情况,吞咽反射的启动,以及进食何种食物相对安全,为患者治疗提供依据。此外,该技术可以明确吞咽障碍发生在哪一时期尤其是可以发现是否存在可导致肺炎的隐形误吸,严重程度,环咽肌开放程度等。经过科学准确的评估,为吞咽困难的患者制定安全、有效的经口进食方案,更是临床拔除胃管、胃造瘘管的重要指标。

第一次吞咽造影检查显示张先生的吞咽功能很差,仍然需要继续使用鼻饲管注食维持身体营养状况,同时开展吞咽训练。两周后,吞咽治疗师李书又为张先生做了第二次吞咽造影检查,经过四次吞咽,医生发现张先生吞咽康复训练效果明显,便为他拔除了鼻饲管,并根据造影检查结果,为他制定了详细的饮食计划,开展第二阶段康复训练。目前,张先生已经出院,继续在医生指导下精细饮食,吞咽功能也在逐步恢复,未来或可完全恢复到正常人状态。

田为 方若冰 张亚龙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