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入伏天气依然宜人,但即使天气凉爽,也要警惕心血管疾病。“今年暑伏的天气特点就是降雨量大,湿度大、气压低,人们感觉比较闷,很多患者都和我们说感觉自己一口气喘不到底儿。饮食不当、昼夜温差大、自行调药等原因,都可能导致市民出现心血管疾病。”哈尔滨市第四医院心内二科主任朱东放告诉记者,近日科室接收不少心肌梗死、心衰患者。
赵先生(化名)今年60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伏后,他量血压发现血压不高了,他感觉自己行了,就自主把降压药停了。因为连日下雨,觉得天儿有点闷,心里躁,他就特别馋冰凉的食物,所以进食了很多冰棍。“主任,我这吃完冰棍后就觉得心脏不舒服,一开始还能忍住,可接连好几天,每天后半夜都会把我疼醒,这可咋办?”近日,赵先生因剧烈心绞痛,捂着胸口,找到朱东放。经过检查,朱东放发现他右冠已经95%狭窄,再不治疗下一步就是心肌梗死。结合病情,为他进行了支架手术。
“夏季气温高,血管本身处于扩张状态,在冰凉食物刺激下,就容易出现血管应激痉挛,血管会突然收缩。这会导致心率快、血压飙升,会严重影响心搏出量和脑血管供血。”朱东放解释,除了饮食不当,赵先生还有个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见的误区,就是自行停药。停药、贪凉,两者互相作用,导致他出现的心绞痛。她表示,高血压需要终身服药,当气温升高,自测血压有下降时,也不要随便停药,应在医生指导下,科学调整用药。
“除了贪凉,夏季食物容易腐败,市民也要多注意。近日我进行了好几次消化科的会诊,因腹泻,导致患者脱水,从而出现心衰。”朱东放提醒,夏季一定注意饮食,不要贪凉,也注意食物卫生安全。
夏季如何保护心血管?朱东放建议,天气闷热血压容易波动,建议市民每天早晚要监测血压、血糖,一定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若出现异常波动,及时就医咨询。虽然天气凉爽,但伏天容易出汗,建议大家避免在气温高的时候进行户外运动,流汗多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每天饮水量至少保持在1500毫升左右。室内也要尽量少吹空调,避免室内外温差太大,不要吃冷饮、喝冰水。夏天容易急躁,要调节情绪,避免情绪激动。尽量不要凌晨后才入睡,要作息规律,每天保证至少7小时睡眠。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