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女子腹痛发现脾脏肿物,专家微创精准“拆弹”

来源:冰城+ 客户端 2024-02-05

近日,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普外科二病房手术团队成功为一名60岁的脾门占位患者实施了脾脏次全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已于近期出院。

刘女士(化名)最近左上腹胀痛,在当地检查时发现脾脏肿物,约手拳大小,当时医生建议行开腹脾切除术。为寻求小创面以及保留脾功能,刘女士多方打听慕名找到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普外科白雪巍教授。

入院后,经过脾脏增强CT后,医生发现刘女士脾脏肿物为直径五公分大小的血管瘤(良性),具备手术指征。

白雪巍介绍,脾脏在抗肿瘤、抗感染、免疫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良性的脾脏肿物,保留部分脾脏的脾脏次全切除术具有重要意义。刘女士的手术需精准找到脾上级的分支血管,而脾动静脉穿行于胰腺组织中,接纳来自周围的分支血管较多,分离难度较大。尤其是脾上级肿物,贴近脾门,需要更加精细的解剖操作技巧。若术中损伤脾血管可能引发大出血和术后脾血管栓塞等一系列并发症,最终导致保脾失败。如果术者通过精细解剖操作在切除脾脏肿物的基础上为患者保留部分脾脏,能够避免患者术后长期口服抗凝药物,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微创治疗体验和效果。综合患者的病情,白雪巍决定应用达芬奇机器人进行微创保脾手术。

手术过程中,白雪巍发现脾脏肿物贴近脾门,并且脾肿瘤与胰腺尾部及胃后壁也有轻微的粘连,手术难度较大。在白雪巍精准的操作下,发挥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优势,精细分离脾门周围的粘连后,精准找出并切断脾上级的血管,完整切除脾脏上级的肿物后为患者保留了下极的脾脏。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