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总感觉“没劲儿”,可能不是因为懒!看看专家咋说↘

来源:冰城 + 客户端 2024-05-22

浑身无力、乏力,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症状,有的人歇会就好了,有的人却可能暗藏疾病。为帮助市民正确认识乏力的原因,记者采访了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二科主任徐滨华。

徐滨华告诉记者,近日,她接诊过一位因“没劲儿”而来就诊的患者小王。小王今年36岁,有4年的糖尿病史。平时血糖控制得还行,但最近一段时间工作比较忙,精神压力也较大,除了血糖控制得比过去差一点外,他还总觉得浑身没劲儿,情绪也有些低落。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便慕名找到了徐滨华。

为他进行相应检查后,徐滨华发现他血糖略高、血脂有些问题以及血压偏高,除此之外并没有发现大的问题,排除了其他疾病。虽然放下心来,小王却仍有些疑惑。“不是疾病导致,那我为啥总没劲儿?”

面对小王的疑惑,徐滨华解释,其实引起“乏力”的原因在临床上很多也很常见,有些是生理性的,有些是病理性的,也就是老百姓经常说的“实病”。

常见的非疾病因素主要有3种。一是身体疲劳,比较长时间的体力或脑力劳动,过度运动等会使身体的肌肉、神经系统供氧不足,废物产生过多,从而引起肌肉的酸胀感及乏力感。二是缺乏睡眠,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导致机体细胞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进而出现乏力感。三是营养不良,有些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或妊娠女性及处于应激状态的人营养素供给不足,如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蛋白质等,会导致能量供应不足,引起身体虚弱和乏力。

而病理性乏力的原因就更多了,如镇静药、安眠药、抗抑郁类药、消炎镇痛类药等药物,还有如重金属、一氧化碳等中毒可以引起乏力症状。除此之外,一些系统性疾病也可能导致乏力。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慢性焦虑等精神性疾病;很多感染性疾病都有乏力的表现,尤其是结核、心内膜炎、肝炎等慢性感染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贫血、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脂肪肝、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肾功能不全等泌尿系统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系统疾病;作为一种消耗性疾病,几乎所有的肿瘤都会引起乏力症状。

徐滨华提醒,作为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欠佳或者血糖波动也会导致浑身没劲,产生的原因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在血糖控制不佳时出现葡萄糖利用障碍,体内胰岛素作用或利用障碍,葡萄糖不能被利用,肌肉组织得到的能源少,而产生明显乏力症状,同时糖尿病其他症状也会加重。

而有些人因为降糖药物过量或者服药后进食不及时出现低血糖,会出现浑身没劲、心慌、饥饿感、头晕等症状。此时应及时补充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如糖果、巧克力、蛋糕等。

糖尿病史比较长的患者会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肌肉变性等情况,会因神经末梢血液供应减少,而出现感觉障碍、肌肉酸痛等症状,严重的时候会出现肌肉萎缩、行走困难等,这时除了应用降糖药物外,还需要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及营养神经、改善细胞代谢等药物来治疗,以促进神经肌肉的修复。

还有一些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的时候,可出现明显乏力、口干、恶心、呕吐,也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严重者会出现嗜睡、意识障碍、昏迷等症状。这时候必须急诊入院,需要医生给予补液、应用胰岛素消除酮体、纠正酸中毒及离子紊乱等一系列治疗。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恢复进食后饮食上注意多饮水、食物要多样化,搭配粗粮和蔬菜,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徐滨华提醒,如果出现身体不适,不要自己胡思乱想,也不要想当然地胡乱用药,要第一时间来医院就诊,一定要弄明白原因,有的放矢治疗才能安全、有效解决问题。尤其像小王这样的年轻人,因工作压力大、生活应酬多、饮食不规律,身体可能更容易出问题,所以经常监测各项指标非常重要。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