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是头伏的第一天,“三伏天”里,人体易受到暑气和湿热等侵袭,出现身心不适。在“三伏天”这一特殊时期里,很多市民选择贴三伏贴进行“冬病夏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老年病科田源主任给大家讲解如何正确贴敷“三伏贴”及贴敷“三伏贴”的误区。
田源表示,“三伏贴”适用于慢性鼻咽炎、慢性咳喘、慢性胃肠病等。三伏贴的主要功效之一是温阳散寒。在中医看来,许多疾病都是由体内的寒气引起的。三伏贴中的药物成分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进而达到温阳散寒的效果。当体内的寒气被驱散后,身体的阴阳平衡就能得到恢复,从而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对于经常感到手脚冰凉、怕冷的人群,三伏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可以帮助这类人群改善体质,提高抵抗力。同时,对于女性来说,三伏贴还可以缓解因宫寒导致的痛经等问题。
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当经络不通时,人体就会出现各种疼痛症状。三伏贴中的药物成分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络、缓解疼痛的效果。
对于患有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炎等慢性疼痛疾病的患者来说,三伏贴是一个很好的辅助治疗方法。它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对于因工作劳累导致的肌肉酸痛等问题,三伏贴也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三伏贴还可以帮助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在贴敷三伏贴的过程中,药物成分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从而起到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当身体的免疫力得到提高后,就能更好地抵抗各种疾病的侵袭。
田源主任表示,三伏贴虽然可以治疗预防多种疾病,可市民也有很多误区。
误区一:三伏贴包治百病
三伏贴并不能治疗所有疾病,它主要适用于中医辨证,属于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对于其他类型的疾病,三伏贴的效果有限。
误区二:三伏贴人人都可以贴
三伏贴并非适合所有人群。特定的禁用人群包括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者,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以及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等。慎用人群则包括孕妇、2岁以下婴幼儿等。
误区三:三伏贴贴敷时间越久越好
贴敷时间并非越长越好,过度贴敷可能导致皮肤起疱、溃烂。一般建议的贴敷时间为2至6小时,具体时间应根据个体差异调整。
误区四:网上购买,自行贴敷
由于三伏贴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疾病状态定制,自行购买并贴敷可能无法保证疗效,甚至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因此,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贴敷。
误区五:“冬病”仅靠“夏治”即可
冬病夏治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替代日常治疗和保健。即使在夏季进行治疗,也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误区六:贴得穴位越多越好
中医治疗强调针对病因贴敷,并非穴位越多效果越好。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贴敷。
哈尔滨日报记者 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