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是第19个“世界卒中日”。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专家特别提醒广大市民,要提高对卒中的认识,深入了解卒中的预防、急救和康复知识,并积极倡导科学运动和健康生活方式。
据市一院神经外二科主任屈洋介绍,脑卒中是一种因脑部血管堵塞或破裂导致突发脑组织损伤的疾病,是我国成年人群致死、致残的首位原因。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威胁着国民健康。因此,预防和治疗脑卒中显得尤为重要。
脑卒中通常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出血性卒中占卒中总数的约1/3,主要包括脑出血、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等引起的出血,而缺血性卒中则更为常见,其发生与血管狭窄、血管病变、心律失常等因素有关。
为了有效应对卒中的威胁,屈洋主任强调并注重以下八个关键环节的筛查和治疗过程:科普教育、前期预防、早期筛查、早期明确诊断、精准评估、有效治疗、全面康复和长期随诊。这些环节相辅相成,构成了卒中防治的完整链条。
专家指出,提高公众对卒中的认知至关重要。通过普及卒中知识,增强人们的预防意识,可以有效降低卒中的发病率。同时,科学运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尤为重要,鼓励大家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维护血管健康。
在前期预防和早期筛查阶段,屈洋建议,对于有卒中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血管筛查,早期明确诊断,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血管病变,以便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此外,对于卒中患者而言,康复过程同样漫长而艰难。患者要通过专业的康复指导和长期的随诊观察,可以帮助其更好地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再次呼吁广大市民,关注世界卒中日,提高卒中防治意识。通过科学的预防、及时的筛查和有效的治疗,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和安全。
李晓晖 苏航 哈尔滨日报记者 董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