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缅怀纪念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的无私奉献,推动我省人体器官捐献事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3月25日8时30分,由黑龙江省红十字会主办,黑龙江省红十字备灾捐献中心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生命•希望”2025年黑龙江省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暨宣传普及活动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行。

活动伴随着人体器官捐献宣传影片开始,两位器官捐献协调员分别通过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发表真实感受。黑龙江省红十字会协调员朱英表示,捐献者们用自己的身体,搭建起了生命延续的桥梁;用无私的爱,给予了他人重生的希望。他们的名字,或许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值得大家铭记。“2024年5月1日,国务院出台了《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器官捐献是在严格遵循法律法规、伦理准则以及医学规范的基础上开展的。器官捐献体现的是一种无私奉献、生命接力的崇高精神,是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它不仅仅是医学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哈医大一院的协调员李峒作表示。

活动中,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们纷纷在签名墙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表达对器官捐献者的敬意和对器官捐献事业的支持。一个个名字,承载着大家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爱心传递的坚定信念。有几位爱心人士是在就诊过程中看到了活动便做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其中爱心人士罗女士曾在社区工作,罗女士表示:“曾在社区见过许多想要进行器官捐献和遗体捐献的爱心人士,他们让我看到了人性中最纯粹的善良,也感动了我加入大爱传递的队伍,成为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与他们共同感受生命的坚韧和延续。”
活动最后,为提高公众对器官健康的重视,特别设置了义诊区域。来自哈医大一院的各科室专家们为市民们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耐心解答大家关于器官健康、疾病预防等方面的问题。
目前我省已有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155517人,实现器官捐献案例283例,挽救了至少894位器官衰竭病人。另外,遗体捐献志愿者3710人,眼角膜捐献志愿者3646人。
人体器官捐献,是生命的谢幕,更是生命的启程。每一次捐献,都是一次生命的接力,让绝望的患者重燃希望,让破碎的家庭重拾幸福。希望有更多爱心人士加入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队伍,让这份跨越生死的善意,为无数在黑暗中挣扎的患者带去曙光。
哈尔滨日报记者 杨艳
编辑 李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