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清明应如何养生?中医专家:乍暖还寒时,疏肝来解郁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4-04

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阳光明媚、草木萌动、百花盛开,自然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为了适应春天阳气生发的规律,起居可适当晚睡一点、早起一些,以舒缓形体。对此,清明应该如何科学养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未病中心专家聂宏教授建议,乍暖还寒时,疏肝来解郁。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此外,我国南北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食鸡蛋、蛋糕、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食品的习俗。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饮食方面,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禁火吃冷食的习惯。但是,脾胃虚弱腹泻的患者及老年人是不适合吃冷食的。从养生角度讲,在清明时节,凡是耗损阳气的情况都应该予以避免。气候比较干燥,加上人体内肝火旺盛,容易出现口干、鼻干、便秘等症状,除了要多饮水,饮食方面应以平肝、补肾、润肺为主,避免吃燥性、刺激性食物,如羊肉、辣椒等,可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如荠菜、菠菜、山药,多喝刚上市的春茶。

专家提醒:清明时人体阳气多动,向外升发,内外阴阳、气血运行容易波动,易引起呼吸、心血管、消化等系统疾病的发生。有慢性病的人在这个时节忌食“发物”,如笋、海鱼、海虾、羊肉等,以免旧病复发、新病加重。中医学认为“春气者诸病在头”。老年人这个节气特别容易出现头痛、眩晕症状,应多吃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健脑功效的食物。

哈尔滨日报记者 杨艳

编辑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