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五一·汇服务】假期出游小贴士:防蜱虫、防胡蜂、防蛇咬全攻略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5-01

“五一”假期,出游遇到小外伤如何处置?同时遇到毒虫应该如何紧急应对?记者采访了哈尔滨市120急救中心和省森工总医院的医生,讲解在野外遇到类似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并请急救护士手把手教您如何处置简单的小外伤。

防蜱虫、防胡蜂、防蛇咬

医生:牙印儿就能看出来有没有毒

记者在省红十字森工总医院了解到,每年的5月至8月是蜱虫活动的高发期。在进入林区的时候应做好防护,穿着袖衣服、长裤,防止蜱虫咬到裸露部位,并注意扎紧袖口裤管儿,防止蜱虫爬入。衣服应选择浅色衣服,这样如果有毒虫爬上衣服便于尽早发现。一旦被蜱虫咬到后应引起重视,但不要慌乱,可以用酒精麻醉蜱虫,让它减缓向体内钻。可以在保证虫子不被扯断的前提下试着将虫子拽出来,随后到医院治疗。

蜂蛰也是不可小视的。有两种情况,一种为蜜蜂,毒性比较弱,人被蛰后伤处会留下蜂针,这些蜜蜂因失去蜂针只能蜇人一次;另一种情况为胡蜂,也叫野蜂,毒性比较强,在蜇人后蜂针不会损失,可以连续蛰人。如果被群蜂攻击是会危及生命的。在被蜜蜂蛰伤后,因其排放的毒液为酸性,可以用肥皂水冲洗,两三天即可减轻症状。被野蜂攻击应尽快到医院救治。

据介绍,东北的蛇品种不多,以蝮蛇及松花蛇等为主,松花蛇两米多长,但属于无毒蛇,被咬伤后构不成危险,蝮蛇因其颜色为灰棕色、经常盘起来而俗称“土球子”,其毒液为综合神经毒和血液毒的混合毒,人被咬伤后会出现肿痛、出血、呕吐等症状。区别咬人蛇是否有毒,只需看牙印即可,毒蛇为并排的两个牙印,无毒蛇为一排小牙印。

被毒蛇咬伤后,要保持镇静,切忌慌张乱动,以免促进毒液吸收。将被毒蛇咬伤的部位放在低于心脏的位置,然后在伤口近心端10~20cm处进行绑扎,绑扎的松紧度以能伸进一指为宜。每隔20~30分钟放松1~2分钟,避免缺血引起局部坏死;可能的话应用大量用清水冲洗伤口,防止毒液吸收;如果被蛇咬伤以后,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应将患者安置成侧卧位,以防止窒息,并尽快送医。

骨折勿随意移动,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紧急时树枝也能做夹板

记者在哈尔滨市急救中心里了解到,在户外骨伤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要保持安全,避免进一步伤害。如果有必要,先将受伤者转移到安全地点。其次切勿随意移动,怀疑有骨折时,应避免移动患者,特别是受伤的部位。移动可能导致骨折端移位,增加损伤和疼痛。如果必须移动,应尽量保持受伤部位的整体移动,避免扭转或牵拉。

如果骨折伴有开放性伤口出血,应立即进行止血处理。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轻压伤口,如果出血量大且难以止住,可使用止血带环扎伤口近心端,并记录所用压力和时间。注意,止血带需每小时松开一次,以防止肢体缺血坏死。

随后应做妥善固定,固定是骨折急救的重要步骤,可以防止骨折端移位和继发损伤。固定材料可就地取材,如木板、折叠的杂志等,紧急时刻比较直的树枝也是可以的。固定时,应将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都固定住,避免过紧或过松,以免影响血液循环或导致骨折端移位。对于开放性骨折,应原位固定,避免将骨折断端回纳入伤口内,以防感染。随后应做冷敷处理,使用冰袋、冰块或冰水对受伤部位进行冷敷,每次约15~20分钟,可以有效减轻肿胀和疼痛。冷敷时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免造成冻伤。

急救外伤处置

注意抬高伤肢且观察血运

在发现外伤后,以左前臂为例,先要按压肱动脉止血,并抬高伤臂至身体水平30度角左右,阻止大量血从肱动脉流出。将有敷料的无菌纱布覆盖在创面上,将弹力绑带放置伤口下2厘米处后,环形缠绕两圈固定后再螺旋向上缠绕,缠绕至伤口上方2至3厘米处再缠绕两圈固定。

将患臂抬高,用三角巾的顶角置于伤臂肘部,并将三角巾两个底角放于患者颈后固定。整理三角巾,将患臂的手指外露,以便于观察血运。如有必要应送至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置。

哈尔滨日报记者 徐日明 文/视频拍摄

编辑 李洪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