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五一·汇服务】爱心不放假!“五一”假期,冰城人用热血诠释城市温度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5-02

今天是“五一”假期第二天,在哈尔滨市血液中心也是人流如织。2日,记者来到市血液中心,看到医务工作者纷纷低头忙碌着手上的工作,为保障安全用血全力以赴;志愿者的红马甲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放弃假期休闲,坚守志愿岗位帮助献血者做指引;无偿献血者们更是为爱挽袖,全家总动员,即使节假日,他们却没给爱心放假。

“因为血小板有保存期限,所以都需要严格进行预约献血,今天就有78人预约。到节假日来献血的爱心人士数量也会有所上升,不少献血者都拒绝了不少美酒佳肴,就为了保持合格的健康指标成功献血。中央大街、建筑艺术广场等街头献血屋、献血车也迎来了无偿献血的‘小高峰’。”中心主任刘颖告诉记者,为方便市民、游客献爱心,中心医务工作者也调整、延长工作时间,全力保障献血安全和血液合理利用。该中心还为来献血的市民准备了暖心的小礼物,回馈大家,并诚挚邀请更多人加入无偿献血队伍中。

记者了解到,5月2日,共78人登记捐献血小板,共65人成功献血小板100个治疗量。

无偿献血者邸波:能为社会做点贡献挺好的

2日一大早,45岁的邸波便来到了市血液中心,作为平均每年都会献血20次左右的献血“老兵”,他“熟门熟路”地进行了体检初筛,然后回到休息大厅接过志愿者送来的小零食静静等着结果。

“25岁那年我在中央大街逛街,看到献血车和一些献血资料,我就开始了第一次无偿献血。”邸波告诉记者,那会懂得少,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挽个袖子就能为社会做点贡献,能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这份荣誉感让他走上了献血的路。

开始他是献全血,半年一次,而一次与同学的聊天后,他开始定期进行机采血小板捐献。“我的好朋友也是我同学,因为大家都献血,有一次聊到这事,他当时说已经献血50多次了。那会我就很惊讶地问‘我才几次,你和我同岁,你咋能那么多次’。经过他的科普,我了解到成分血的重要意义,随后我就来到血液中心开始献血小板。”邸波表示,20年来,他始终坚持着献血,只要时间允许,他都会来,如今已有103次。在他的带动下,他不少同学、朋友也开始了无偿献血。

“献血也是有要求的,身体健康情况不达标是不能献血的。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也时刻关注自己健康问题,养成了定期运动、清淡饮食的好习惯,更加自律了。”献血成功后,邸波稍作休息时他对记者说:“对我来说,无偿献血不仅是帮助今天的别人,明天的自己,同时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我不是保家卫国的军人,也不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但却有可能延续他人生命,非常有意义。能为社会做点贡献挺好的。”

亮眼志愿红,是爱的传承

除了献血者和医务工作者,只要有无偿献血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穿着鲜亮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帮助献血者作指引,填表、答疑、送饮品零食、进行科普答疑……他们中有现在仍定期进行无偿献血的人,也有到了限定年龄,从无偿献血队伍“光荣退休”的人,还有被父母带动的“小志愿者”。

在献血大厅,两大一小红马甲吸引了记者注意,他们是父母带着女儿一起来献血和进行志愿工作的,有缘分的是,夫妻俩同名同姓,都叫焦洋,且都非常有爱心。“上大学后我开始献血,和他结婚后,因为我还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储备,回家经常会和他分享,在我的带动下,他也开始了无偿献血。虽然他工作经常需要出差,时间没那么自由,但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和我一起去献血。”焦洋告诉记者,她和爱人既是献血者,也是志愿者,他们以身作则,用亲身经历为更多人进行科学科普。

恰逢“五一”假期,孩子也放假了,今天焦洋夫妻不仅预约献血小板,还带着正在读高一的女儿来一起开展志愿工作,希望孩子能更加认识无私大爱,成长为一个有爱的人。焦洋告诉记者:“献血不是一件难事,有一年的宣传语让我印象深刻,‘我不认识你,但我谢谢你’,原来我的‘举手之劳’真的能帮助到素不相识的人,我很幸福。”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菊 文/摄/视频拍摄制作

编辑 于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