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听说过血栓,但对于下肢动脉血栓却了解甚少。其实,它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严重时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近日,哈医大四院介入血管外科团队为一位老年患者进行了AngioJet抽栓导管进行血栓清除治疗,解除困扰。
刘女士(化名)今年82岁,近年来她经常感觉右手有些轻微疼痛,并未在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逐渐加剧,手指开始出现麻木、发凉的症状。意识到情况不妙的刘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紧急前往哈医大四院介入血管外科就诊。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主任医师闫龑判断刘女士患的是上肢动脉血栓。入院后,她又出现了右足疼痛、麻木、发凉的症状,通过进一步检查,闫龑发现刘女士还有房颤及心衰病史。
“目前患者病情较重,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肢体坏疽,甚至面临截肢的严重后果。”面对刘女士的病情,闫龑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迅速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考虑到刘女士的身体状况,闫龑决定采用先进的介入治疗技术——AngioJet抽栓导管进行血栓清除。这种技术通过流体击碎并吸引血管内血栓,将其移出体外,同时还可以转换模式,在手术台上完成药物喷射溶栓和快速机械碎栓。不仅能清除血栓,恢复动脉通畅,还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溶栓药物用量,降低出血并发症的风险。手术顺利完成后,刘女士皮肤温度逐渐恢复正常,动脉搏动也清晰可触。
闫龑介绍,下肢动脉血栓是指在下肢动脉内形成的血栓,堵塞了动脉血管,导致下肢血液循环障碍。简单来说,就像道路上出现了“路障”,阻碍了血液的正常通行。下肢动脉负责将心脏泵出的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输送到下肢,一旦血栓形成,下肢的组织和器官就无法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动脉粥样硬化、房颤、血管损伤及免疫系统疾病、长期卧床、久坐不动、吸烟、肥胖等其他因素都可能会出现下肢动脉血栓。老年人、患有心血管疾病患者、长期卧床或久坐不动的人、吸烟者、肥胖者等人群是易发人群。
闫龑提醒,下肢动脉血栓是一种较为危险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下肢严重缺血,出现疼痛、麻木、发凉、皮肤苍白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导致下肢组织坏死,甚至面临截肢的风险。建议大家,如果生活中腿部经常出现疼痛、肿胀、突发剧烈疼痛,走路一瘸一拐、走走停停,腿部皮肤破溃久治不愈等情况,就要警惕腿部血管是否“梗”住,需及时就医,切莫拖延。尤其是有心脏病病史的人,更要注意房颤导致血栓脱落引起动脉阻塞的风险。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菊
编辑 于赛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