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干出血被称为“生命杀手”,因其出血位置特殊、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极高,然而,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机器人导航技术以其规范、简便和智能化等特点,为脑干出血这一高风险、高难度的手术带来了新的希望。近日,哈医大四院神经外科医生团队借助机器人导航技术成功治疗了一名患有脑干出血的危重患者,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近日,家住呼兰区45岁的张女士(化名)在家中突发意识不清,进行性加重,伴有呼吸困难。被家人紧急送往当地医院急诊科行头部CT检查后,显示脑干出血,约7毫升,并压迫脑干等重要结构。密切观察治疗过程中,张女士突发呼吸骤停,医生给予心肺复苏后她恢复了自主呼吸心跳。等到生命体征稳定后,为求进一步诊治,张女士在家人陪同下乘救护车转院来到哈医大四院寻求诊治。
到医院后,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詹奇接诊了王女士,并为她完善了术前相关检查。详细评估病情后,詹奇向张女士家人详细解释了她的病情,在家人同意下,结合病情,詹奇决定采用机器人辅助定位下进行脑干出血手术治疗。在专家团队默契配合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一天张女士就恢复了意识。
目前张女士意识清,言语稍笨拙,肢体肌力也明显恢复,二便正常。生命体征平稳,顺利出院康复,出院时她和家人不断地对医护团队表达感谢,感谢白衣天使给了她新生。
据悉,脑干出血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最严重的亚型,占所有高血压性脑出血的6%-10%,最常见部位发生在桥脑,致死率高达47%-80%。脑干出血发病急、病情重、十分凶险,常常导致突然意识丧失、四肢瘫痪、去脑强直、呼吸障碍等严重的症状。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预后较差,病死率极高。
詹奇表示,脑干是生命中枢,脑干出血手术治疗难度大、风险高。医生会在详细评估患者具体病情后,给出是否需要手术的建议。近年来,多项针对脑干出血的研究结果表明微创手术有利于患者更好预后。随着医疗结束发展,机器人辅助技术也为更多脑干出血患者提供了治疗选择。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菊
编辑 李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