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200斤壮汉窒息,医护上演“生死拥抱”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7-02

近日,一位患者在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走廊突然倒地,危急时刻,医院医护人员迅速急救,成功挽救患者生命。

当天11时45分左右,正是午饭时间,医院走廊饭菜飘香,医护人员正抓紧时间用餐。突然,一声急促的呼救声引起医护人员注意。“医生护士!快来!”原来是一位身材高大(目测身高188厘米,体重近200斤)的患者,双手死死掐住脖子,踉跄倒地,餐盘“哐当”一声摔落在地。更令人揪心的是,他面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由涨红转为青紫,眼球布满血丝,拼命张嘴却发不出丝毫声音。

正在用餐的七病房护士王慧超闻声立即扔下筷子冲上前。经验告诉她,这是典型的窒息三连征,即不能说话、不能咳嗽、面色发绀(青紫)。时间就是生命,王慧超没有丝毫犹豫,迅速采用标准的海姆立克站位法施救。她右脚前插,抵住患者胯部稳住重心,双手从背后环抱其腹部。精准定位(剑突下方、脐部上方),左手握拳、右手包覆,对准腹部,连续五次急速有力的向上、向内冲击——“拥抱式”急救即刻展开。

然而,面对如此高大的患者,五次冲击下来,王慧超的双臂已明显发抖,体力消耗巨大。就在这关键时刻,闻讯赶来的七病房医生尼滨果断接力。他迅速调整姿势和发力角度,以向上45度的方向,实施更快速、更有力的冲击。第三次冲击后,一块带着血丝的饭团猛地从患者口中喷出。“呃啊——”一声粗重的吸气声随之响起,监护仪上,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从危险的62%一路飙升回安全的95%。这场与死神赛跑的搏斗,终于以胜利告终。

事后检查发现,患者气管隆突处仍有饭粒残留。医生表示,若急救再延迟30秒,极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缺氧性脑损伤。

专家提醒,这场惊心动魄的急救揭示两大要点,一是绝大多数噎食意外,都发生在狼吞虎咽、注意力不集中时,所以吃东西时要细嚼慢咽。第二点是对大体型(特别是肥胖)患者实施海姆立克法,单人体力消耗极大且不易有效。务必多人接力操作,确保冲击力量持续、有效。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菊

编辑 于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