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陈列着一对B型吊钳,是王进喜带领1205 钻井队打井时亲自使用过的,它凝聚着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1205队职工的拼搏精神。
1960年3月25日,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日夜兼程来到大庆。4月14日,萨55井开钻。在打这口井的过程中,王进喜全天在井上滚,日夜围着钻台转,抓要害、顶关键,随时解决生产、技术上出现的难题,根本不分什么“八点”“零点”班,饿了就吃口干粮,困了就裹上老羊皮袄躺在钻杆上睡会儿。用实习学生的话来说就是“从没见他正经吃过饭、睡过觉”。
↑1205钻井队使用过的B型吊钳
在王进喜英雄行为的带动下,全队工人自觉从严,积极工作。打到第三天了,四点班眼看要打到上千米,突然灯火全灭,井场上一片漆黑,原来是发电机出了故障。还打不打?王进喜说:“关键时刻不能停”,他叫工人抓紧修理发电机,自己上钻台亲自扶刹把,凭着手上的感觉、耳听转盘的响声来判断钻机负荷、钻压大小和井下情况,继续打井。
↑1205钻井队来到大庆
队长的行动就是号召。钻台上,钻工们把大钳舞动得像风一样快,方钻杆儿飞速地旋转着,钻头快速地向地下钻进着。经过苦战,累计进尺终于达到1000米。4月19日上午这口井胜利完钻,井深1200米,只用了5天零4小时,实现了“3 天上千,5 天完钻”的目标,创造了当时的最高纪录,这也是1205队到大庆的第一个新纪录。
这对B型大钳,力量不足的人是难以娴熟使用的。但在“铁人”王进喜和他的队友手中,却使用得那么熟练轻松。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力量和意志的象征,是“铁人”和他的队友“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为油拼搏、无私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邓祁 哈尔滨日报记者 封娇 申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