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春季的到来,更多健身爱好者选择走出室外,在清新的空气中锻炼体魄。然而大风、多雨和气温波动较大等春季特有的标签,让很多运动爱好者无法随心所欲地来到户外锻炼,尤其是像自行车这类对天气和场地条件要求较高的项目。那一旦遭遇了不利天气,又想享受骑行的乐趣要怎么办呢?


最近,一个名叫“骑行台”的装备解决了这一难题。这个科技感十足的设备不仅让骑行爱好者在室内就能享受骑车的乐趣,还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不同类型的赛道上进行训练。这个新兴的自行车比赛门类也在市自行车运动协会的努力下,进入了冰城骑行爱好者的视野。协会会长李钢表示,今年哈尔滨计划举办“市骑行台联赛”,让更多年轻骑手加入自行车运动的行列中。

从训练辅助手段到比赛项目的逆袭
虽然名为“骑行台”,但这个装备远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笨重。它其实是一个长、宽都在1米左右的“黑盒子”,可作为自行车后轮搭配骑友们平时在户外骑行的山地或公路自行车使用。连接一台配置不错的电脑和显示器,骑友们就能在大屏幕或投影前享受骑车的乐趣。
谈起这项运动的起源,李钢介绍,骑行台是2010年前后在国外兴起,作为运动员日常训练辅助手段而出现的。根据骑手模拟骑行的状态,配合他们身上佩戴的各种仪器,骑行台可以精确记录车手的心率曲线、速度、最大输出功率、踏频和消耗卡路里等数据,为他们进行科学训练提供数据参考。可以说,这个阶段的骑行台更像是选手们训练过程中的好伙伴,但并不是自行车运动里的明星和主角。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相关软件的研发,骑行台从最开始的训练辅助演变成一种新兴的比赛方式。在大屏幕前沉浸式的赛道动画,加上炫酷的灯光、音乐和研发人员设计的不同类型及难度的赛道,骑行台一跃从训练搭子变身主角,成为一种炫酷新潮的自行车比赛形式,并吸引了众多年轻骑友参与其中。

国产技术兴起,骑行台造价降低75%
虽然骑行台在国外已流行近15年,但动辄2万元以上的售价还是让很多骑友望而却步。直到2018年左右,随着国内厂家开始涉足骑行台制造领域,它的价格也从2万元以上一路狂降,到如今最高端的产品售价也只有5000元左右,“旧时王谢堂前燕”瞬间“飞入寻常百姓家”。
除了价格的日渐亲民,骑行台越来越强大的功能也是它逐渐火爆的原因之一。采访过程中,李钢通过亲自演示展现了骑行台超高的骑行仿真度。“软件里一共有30多条赛道,距离长短、难度大小、爬坡和平地的赛段都有,骑手们可根据自己的锻炼需要进行选择。”李钢表示,根据不同的赛道特点,骑行台会自动调整阻尼和坡度的大小,在增加挑战性的同时,让车手感受到与现实骑行相同的体验。“根据专家的测算,在骑行台上骑车的仿真度高达98%,除了对于车的操控以及风力和其他天气因素与真实骑行不同外,其余的体验感和在户外骑行几乎没有差别。”李钢说。
由于规避了天气因素的干扰,在骑行台上,自行车爱好者可以不分时间和季节地进行练习和比赛,这也是它相比真实骑行的最大优势。然而李钢坦言,因为不能模拟骑行过程中对车辆的操控,骑行台也不是完全没有缺点。“如果车手想体验真实骑行的操控感,现阶段的骑行台还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李钢说。

布局业余联赛,骑行台迎来发展新契机
作为全国闻名的“冰城”,漫长的冬季让很多哈尔滨自行车爱好者的骑行时间只有半年左右。这一气候上的特点,让市自行车运动协会看到了推广骑行台运动的契机。
“往年3月中旬进行的哈尔滨市首骑,今年直到4月初才开始。很多骑友都说隔了半年没有上路实地骑行,还是让骑车的感觉有点生疏。”李钢说,加上今年有不少来自哈尔滨市各所高校的自行车爱好者加入了骑行者的行列中,骑行台无论是作为一种训练辅助手段还是新兴的比赛方式,都在现阶段大有可为。
“其实骑行台比赛在国内已经举办过很多届,尤其是在咱们东北的兄弟城市沈阳和长春,每年都会举办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比赛,吸引了不少来自全国的自行车爱好者参与。”李钢说,随着“跟着赛事去旅行”和“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在哈尔滨的推广,骑行台作为一种时尚新潮的体育运动,也在冰城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
“目前协会已经在松北有了固定的‘车友之家’,我们计划在这里搭建骑行台的训练和体验场地。此外,协会计划在今年5月开始在全市各区的商圈开展贯穿全年的‘全市骑行台业余联赛’,通过种类多样的赛道设计,让擅长不同赛段类型的车手都能在联赛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席之地。”李钢表示,协会目前正在与各个商家接洽,力争让这项比赛尽早在哈尔滨落地,不仅为广大骑行爱好者提供展示水平和实力的平台,也借助商圈本身的人流提升自行车运动在哈尔滨的普及和推广面,让更多人感受自行车项目的速度与激情。
哈尔滨日报记者 张堃雷 文/摄
(部分图片和视频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李洪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