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6日,《松花江组曲》汤沐海与哈尔滨交响乐团音乐会将亮相国家大剧院第九届“中国交响乐之春”,为北京观众带来一场充满地域特色与艺术魅力的音乐盛宴,奏响属于松花江的赞歌。

25日,哈尔滨交响乐团大部队已顺利抵达北京,全身心投入到明晚音乐会的准备工作中。据哈尔滨日报记者了解,26日上午,哈响将在国家大剧院进行装台,下午开展演出前的联排准备,力求以最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北京观众。

《松花江组曲》是哈尔滨交响乐团的独家委约作品,由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后、哈尔滨音乐学院特聘教师臧婷精心创作。该组曲由7个乐章构成,作品广泛取材于松花江流域多个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舞蹈音乐、器乐曲等艺术形式,生动展现了松花江流域文化的独特性和丰富性,也描绘出松花江畔的绮丽风光与人文百态,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的2024—2025年度“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扶持作品名单。
此次音乐会是第九届“中国交响乐之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交响乐之春”每两年举办一届,是国家大剧院专门为中国观众打造的交响乐盛事,如今已逐步成为一个优质的艺术品牌。该活动以促进“中国交响乐发展”为己任,在鼓励音乐创作、加强艺术普及教育、培养良好的观赏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九届“中国交响乐之春”于4月4日至4月30日举行,来自全国的21支职业交响乐团、21位指挥名家以及1支国际名团齐聚北京,将通过26场音乐会浓墨重彩地描绘当今中国交响乐的发展图景。
哈尔滨交响乐团拥有悠久的历史,1908年4月,俄国外阿穆尔铁道兵旅团管弦乐团在哈尔滨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交响乐音乐会的序幕。这支乐团后被改编为中国第一支交响乐团——中东铁路俱乐部交响乐团,这支当时以俄罗斯侨民为主组成的乐团,是哈尔滨交响乐团的前身。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乐团一度被外界称为远东第一交响乐团,后被人称为“老哈响”。哈响作为中国哈尔滨这座“音乐之城”的一张靓丽名片,先后与德国柏林交响乐团、以色列爱乐乐团等多支世界知名交响乐团联袂演出。2017年,具有百年历史的哈响再次凤凰涅槃,着眼于打造“国内一流,亚洲上游,国际知名”的优秀职业乐团,开启了厅团合一的国际化运营模式。哈响坚持面向全球招聘演奏员,与诸多国内外优秀的演奏家成功牵手,为乐团注入了新鲜血液,使这支百年乐团进一步焕发生机。同时,聘请了国际著名指挥大师汤沐海出任哈响艺术总监,更为乐团今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哈尔滨日报记者 于秋莹 封娇 文/摄/视频拍摄
编辑 于赛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