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五一·看演出】“让文物说话”的青春力量,哈博青年讲解员以声为媒传文脉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5-04

“有一份热,发一份光。”鲁迅笔下青年人的精神写照,正在哈尔滨市博物馆的展厅里化作生动实践。“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8位年轻的哈博讲解员在历史长廊间架起时空桥梁,用青春之声唤醒沉睡文物,以专业素养诠释新时代青年的文化担当。

“眼神交流是打开观众心门的钥匙。”讲解员郭予濯在八音盒展柜前示范着互动技巧,“面对小朋友时,我会引导他们观察外形联想生活,并会提出问题,让博物馆之旅变成探索发现的课堂。”这种因人施讲的智慧,在张乐的工作中升华为情感共鸣:“我以文物为载体,用对哈尔滨的热爱感染观众,当游客们因了解历史而更爱家乡时,就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在中苏友好协会旧址纪念馆,施展的讲解总带着穿越时空的庄重:“每次讲述红色革命故事,先辈们的精神信念就会浮上我的心头。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讲解,让更多的游客去铭记历史,感受到革命先辈的伟大,这让我深感讲解工作的神圣。”王盟对此也是感同身受:“我常以初见文物的新鲜感投入讲解,与游客进行分享,通过讲解让游客铭记这段红色历史。”

专业背后是精益求精的匠心。王睿展示着写满标记的讲解稿:“标注时间节点、重音停连,能让历史讲述更有层次感。”曹铭阳则注重互动艺术:“针对展馆和展品,我会与游客进行问答式的交流,引导他们的思考发言,耐心的去倾听他们的话语,让我们的讲解更添温度。”李卓桐则表示:“每次站在展品前,我都能感受到它们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底蕴,让文物开口说话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当我们用生动的语言揭开这座城市历史的面纱,这种讲述不是一种冰冷知识的堆砌,而是让游客在离开时满足于对这座城市文化根基、历史的探索。”苏祺一语道出了讲解员这一职业的真谛。

文物不语,却能跨越时空的界限;讲解有声,带我们了解藏品背后的故事。正是讲解员们声情并茂的讲解,让文物不再是冷冰冰的藏品,而是有了温度、有了情感。他们用声线将凝固的历史谱写成动态的文化交响。正如展厅里百年八音盒的重新鸣响,哈博青年正以青春为弦,弹奏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文明传承乐章。

孙雪瑞 哈尔滨日报记者 封娇 文/摄/视频拍摄制作

编辑 张鑫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