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6日,"亚历山大·马洛费耶夫钢琴独奏音乐会"在哈尔滨音乐厅精彩上演。当晚,被誉为"俄罗斯钢琴学派最新出现的现象级人物"的亚历山大·马洛费耶夫以超凡的技艺和对音乐深刻的理解,引领现场观众开启了一段跨越时空的音乐之旅。作为黑龙江省第三届中俄地方文化艺术季的重磅演出之一,这场音乐会不仅是一场音乐的盛宴,更是中俄文化深度交流与交融的生动注脚。
音乐会上半场,马洛费耶夫带来了弗朗茨·舒伯特的三首钢琴小品。稍快的快板节奏明快,音符在他的指尖如灵动的精灵跳跃,瞬间点燃现场气氛;小快板中,细腻的情感在舒缓的节奏中流淌,展现出舒伯特音乐中独有的抒情魅力;快板则以其独特的韵律,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活力与激情的音乐世界。紧接着,德米特里·卡巴列夫斯基的《F大调第3号钢琴奏鸣曲》在马洛费耶夫的演绎下焕发出别样光彩。这部作品虽不像一些经典曲目那般广为人知,但马洛费耶夫用他精湛的技艺,将其中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完美呈现,让现场观众领略到了卡巴列夫斯基音乐创作的独特风格。

下半场,莱奥什·雅纳切克的《迷雾中》充满神秘色彩的旋律仿佛将听众带入了一片朦胧的迷雾森林,让人沉浸在独特的音乐氛围中;弗朗茨·李斯特的"葬礼"选自《诗与宗教的和谐》,马洛费耶夫以庄重而深情的演奏,赋予了这首作品深沉的情感力量,让人为之动容。随后,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的4首前奏曲和《B小调幻想曲》奏响,马洛费耶夫凭借对斯克里亚宾音乐风格的精准把握,将其作品中独特的和声与强烈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将音乐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演出过程中,观众们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每一曲结束,现场都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观众们用最真挚的热情回应着马洛费耶夫精彩的演奏。在音乐的世界里,中俄两国的文化跨越国界,相互交融,绽放出绚丽的光彩,也为黑龙江省第三届中俄地方文化艺术季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哈尔滨日报记者 于秋莹 文/视频拍摄 图片由王建昭提供
编辑:李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