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8日,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为增进公众对博物馆文化的认知与兴趣,普及"四普"知识,拉近文物与大众的距离,哈尔滨市博物馆精心举办了"寻宝千年·听历史的声音"亲子考古营活动。15组家庭齐聚哈尔滨市博物馆,共同开启一场充满趣味的"挖宝"与沉浸式文物探秘之旅。
上午九点半,小朋友们与家长们在哈尔滨市博物馆二号楼集合。随后,讲解员引领亲子家庭参观哈尔滨文物馆,为大家细致讲解了"一刀平五千""大定通宝"等诸多具有代表性文物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价值。讲解过程中,讲解员还不时与小朋友们互动。在藏品"一刀平五千"前,讲解员分享了由该藏品衍生出的"一诺千金"成语故事,并让大家描述藏品形状,小朋友们纷纷踊跃作答,形容藏品像一把钥匙。

听完讲解,小朋友们和家长移步至七号楼,准备开启"挖宝"之旅。哈尔滨市博物馆副馆长李斌采用实景教学的方式,生动演绎了从挖掘手法、文物出土研究到博物馆展示的整个考古过程,让小朋友们切实感受到文物修复的匠心与考古工作者的艰辛。孩子们瞬间化身"小小考古家",迎接"文物挖宝"大挑战。亲子之间紧密协作,借助勺子、铲子等专业工具,小心翼翼地挖掘"沉睡千年"的"文物盲盒"。"挖宝"过程中,哈尔滨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穿梭于每组家庭之间,巡回指导,及时帮助大家解决"挖宝"时遇到的难题。小朋友们和家长沉浸其中,乐此不疲,一件件"文物"陆续从盲盒中被挖掘出来。家长与孩子一同探寻文物线索,将新出土的"文物"与考古图上的图片一一对照,确认挖掘文物的名称、朝代及相关历史信息。小朋友们在感受"考古"惊喜的同时,也学到了不少历史知识。

此外,哈尔滨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还向孩子和家长发放了文物知识宣传单,以加深他们对文物知识的了解,进一步提升"挖宝"活动的体验感。哈尔滨市博物馆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研学活动,让参与者亲身体验考古发掘的乐趣,成功激发了孩子们对历史的浓厚兴趣。

路欣 哈尔滨日报记者 封娇 文/摄/视频拍摄制作
编辑:李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