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台下这么近距离看幼儿园、小学的孩子演戏剧,还是第一次,太惊喜了!”6月18日,黑龙江省龙江剧艺术中心编剧郭玲玲在观看完省文联“文艺两新”艺术周系列活动戏剧教育主题展示剧目《无衣》后激动地表示。当听到剧中“有这样一群孩子,国家可期未来可期”的台词时,这位资深戏剧人表示:“我想为所有从业者、现场孩子和家长点个大大的赞,戏剧的未来真的可期!”
看着这些稚嫩却专注的小演员,郭玲玲很感慨:“为什么要特别给家长们点赞?你们给孩子选择戏剧而非钢琴、舞蹈这些在更多的场合便于表演的才艺,是走在了时代的前面。”她引用余秋雨的观点说:“孩子如果没经历过戏剧教育,长大很难成为有魅力的社会角色。魅力人格靠什么?就是从小通过戏剧培养沟通力、情绪管理力与共情力。”

谈及当晚的儿童版《无衣》,她连连赞叹:“短短一小时里融入了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剧情完整主题集中,几个大人带着孩子完成得太棒了!”她表示:“戏剧教育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时能完成的,希望大家能够把今天的这份坚持延续下去。”
作为编剧,郭玲玲对不同年龄段排戏有着独到见解:“幼儿园3-6岁孩子,就排《小红帽》这类单一故事线、是非分明的戏。孩子能演个小萝卜、小兔子站在台上,就是成功。小学阶段可以稍微有一些矛盾和冲突,重点培养协作能力,今晚的戏就是完美示范。”

说到初中阶段,她表示:“这是最敏感的年龄段,这一阶段的戏剧应该是人生观、价值观等三观的启蒙。可以演一些亲子剧、校园剧,对孩子的思想成熟是有很大帮助的。而当他身临其境的沉浸式的去扮演人物的时候,他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会更加深刻,感同身受。”
至于高中和大学,她表示:“高中排《茶馆》这类人性经典,大学就可以彻底放开创作边界,因为到这一阶段已经有话要说,有能力去表演和创作了,这时候要做一些原创的作品。”
哈尔滨日报记者 封娇 文/摄/视频拍摄制作
编辑 张鑫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