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厚植沃土添活力】探寻“小城木兰”的发展密码

来源:哈尔滨日报 2023-05-22

从排名靠后跃至全省第43位,木兰县打造出国内鲜食玉米行业引领者、中国北方水蛭养殖加工强县、红色旅游打卡地等多张“金名片”,民营企业、产业项目蓬勃发展——探寻“小城木兰”的发展密码

彪马啤酒公司车间内正在忙碌生产。

“小城木兰”依山傍水,境内50座大小山峰、29条大小河流,成就了“六山一水一草二分田”的自然地貌。曾几何时,木兰也因地域条件制约,无铁路、无高速路影响了招商引资、经济发展,成了省级贫困县。近年来,木兰县抓住建设“六个龙江”、打造“七大都市”机遇,相继引来一批税源型、支撑型、拉动型优质产业项目落地,一批民营企业在好政策“及时雨”的灌溉下蓬勃发展,“小城木兰”不仅有了定义“鲜食玉米标准”的底气,还有了发展绿色食品、道地北药、新能源、AI技术的行动和建机场的愿景。

改变总有个起点,发展路径有迹可循。木兰县委书记牟宏峰说,改变,从一位老人回家开始,她把国人的目光牵引至木兰。

马旭老人回家,正能量引来家乡巨变

“马老回家,就是我们木兰近几年新发展的开始。”牟宏峰笃定地说。那一刻,他眼中闪过感恩的泪光。他说:“外人不知道,为了摆脱贫困,为了创造发展机遇,我们县的同志们有多努力。可是,在马老回乡之前,我们拜访企业家招商,人家摇头;异地登门求老乡帮忙,人家闭门不见……”

窘境终于在2019年6月底被打破,马旭回家了。牟宏峰说:“我现在还记得,当时《哈尔滨日报》引用方志敏同志《清贫》中的名句评价马老,‘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马老感动了大家,但她不知道,她的‘榜样力量’能量巨大。”牟宏峰说,马老返乡之行帮“小城木兰”扬名全国,再向企业家们推介,人家会直接回答:“知道知道,马旭老人的家乡吗!”在外发展、事业有成的木兰子弟,更是主动帮忙,遇到商机,第一个想到的是家乡,现在很多绿色食品、道地北药、绿色能源项目落地木兰,就是这么来的。

在木兰县城,现在最亮眼的地标建筑是马旭文博艺术中心。它是“小城木兰”引以为傲的城市会客厅,每天游客不断。“红色宣讲团”义务给游客讲述马旭故事、东北抗联精神,“保卫家园”“热爱家乡”的奉献精神,成为人们涤荡心灵、看懂自己的精神之光。

近几年,来木兰县投资兴业的企业纷纷落地生根,企业家们说,他们看中的是这里的人。牟宏峰说,有人说精神文明是软实力,木兰县的发展变化追根溯源还是人的思想在变,追求美好高尚、利他贴心服务已成为木兰人的共识。

锚定高质量发展,悉心埋下产业“矿脉”


原本揣着“避其锋芒、寻找差异化发展之路”的心思,牟宏峰带队去海南等地专程调研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状况。“南北”比较,让木兰鲜食玉米产业平添“底气”:南方的鲜食玉米,一年多收,只卖当季,不用冷链,更不出口;木兰的鲜食玉米,有自己的冷链、海外客户和渠道,关键是“一年只收一季”攒下营养成分和口感……

昊伟农庄作为落户木兰的招商引资大项目,深耕鲜食玉米领域,打造“一县一品”。在木兰县委、县政府大力扶持下,昊伟农庄已跻身国家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行列,品牌价值达10亿元。作为黑龙江省鲜食玉米协会会长单位、中国鲜食玉米联盟副主席单位,昊伟农庄产能在全国位居前三,是业界领军品牌。“这就是我们木兰的底气。”牟宏峰说,因为条件所限,木兰错失了鲜食玉米大面积种植的机遇,但是,“我们手握‘鲜食玉米行业引领者’这张名片,可以依靠企业影响力搭平台建交易市场,输出鲜食玉米行业标准、掌握定价权。”木兰县的谋定而动大有深意,他们在“预埋商机,让产业链条养成‘矿脉’,锚定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木兰县谋划的黑土地鲜食玉米产业链,目标是“无中生有”“有中生优”,并延长链条。鲜食玉米产业的下游是畜牧养殖,木兰县以“一牛一猪”为畜牧业引领,“河南牧原”“天兆猪业”等龙头企业先后落户木兰,绿色养殖业成为循环农业关键一环,将通过过腹增值进一步提升价值链。

马旭文博艺术中心周边是大片的北京菊花海,每年6月到10月,北京菊竞放,花海成为居民休闲的网红打卡地。这片占地230亩的城中花海兼具观赏、药用双重价值,北京菊送进位于木兰工业园区的哈尔滨流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加工成中药饮片。这个项目的投资人迟文彬还在园区内建了寒地水蛭养殖基地,并着手引入生物制药技术,生产水蛭冻干粉。迟文彬的首选项目落脚地原本不是木兰县,在跟其他地区谈了6个月没有进展后,他选择接触木兰县,没想到20分钟项目签约。从签约到落地,只用了7个工作日,实现当年建成投产。我国北方唯一一家寒地水蛭养殖基地在木兰县落成投用后,投资方又追加投资,上马被誉为软黄金的水蛭冻干粉生产线,中国北方水蛭养殖加工强县成为木兰的又一张名片。

木兰县致力打造道地北药产业引来了八方客。随着县中草药行业协会成立,投资8500万元、涵盖32家药企的道地中药材集散市场开始建设,产业洼地逐步形成。产自农家院的万寿菊提炼成叶黄素、产自林下的赤灵芝加工成灵芝孢子粉……木兰县北药产业链逐步延伸,价值链大幅提升。

前不久,木兰县与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筹建省中医药科学院木兰健康产业研究院,围绕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技术培训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牟宏峰表示,木兰县招商引资不是“剜到筐里就是菜”,但也不怕投资小、不怕领域新、不怕成长慢,通过科学统筹、合理设计,埋下的产业“矿脉”相信会长成拉动投资、带动就业、创造利税的连片资源。

立足建设“六个龙江”、打造“七大都市”,木兰县完成了工业园区的腾笼换鸟,提升了承载力,企业入住率达100%,3家共70万千瓦级的风力发电项目顺利落地,新能源产业迈上新台阶;“蓝艺地毯”“木兰柳编”等“老字号”企业焕发新生机;众多“新字号”不断涌现,涉及现代装饰、绿色食品、绿色矿山、新能源开发、中药材深加工、畜牧全产业链6方面的企业经过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实现相互赋能、相得益彰,一条条产业“矿脉”在发展中逐步释放新动能。

手握绿水青山“金钥匙”,诚意招商促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该怎样掌握这把“金钥匙”?木兰县的做法是走绿色发展之路。今年,木兰县委、县政府提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绿色矿山”,依托优良的营商环境面向全国发出邀约,以竞标的形式筛选环保标准更优的实力企业介入矿山开采,拍出更高的价格,为县财政增加了大笔收入。

在今年引进北菜集团项目过程中,木兰县使用乡村振兴资金投入硬件,政府投建厂房、企业投入设备,帮企业减轻了重资产投入压力,得以轻装上阵。项目建设进展迅速,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提前投产达效。

诚心实意找伙伴,一心一意谋发展。木兰县在保证“绿水青山”得到保护、永续利用的前提下招商引资,引来了水发龙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最初,这只是一个关于资源再生利用的生物质发电项目,但因为感受到了政府诚意、看到了发展前景,投资方一再追加投入,投资额翻了几番,形成了目前的气、热、电、肥、饲联产项目,不但承担起木兰县城区居民住宅供热,还担负起工业园区生产企业的能源供应。牟宏峰深有感触地说:“只有让企业感受到足够诚意,才能坚定企业家的投资信心,他们才肯跟你结伴同行。”

木兰县坚持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服务模式,建立项目代办、领办、帮办等多重有温度的服务,营造了亲商、尊商、重商浓厚氛围,通过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将“软环境”转化为“硬实力”。

激活红色资源,发掘文旅富矿

在木兰县建国乡广信村鸡冠山脚下,去年建设的红色抗联小镇成为全国重走抗联路旅游打卡地,广信村被中组部评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成为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一张红色名片。

去年7月,木兰县纵深推进鸡冠山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的保护利用,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挂帅的鸡冠山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举全县之力激活红色资源,推动木兰红色文旅融合及创意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广信村通往鸡冠山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的村路,被命名为“抗联路”,路两旁的文化长廊如同连环画,将游客的思绪拉回往昔,回首那段血与火的烽烟岁月;矗立路旁的百年参天古木,曾见证抗联第三军英勇杀敌、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

鸡冠山累计发现抗联密营300余处、文物13类万余件,被军事科学院专家认定为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规模面积最大、遗址设施最完备、历史文物最多、最具开发潜力”的东北抗联根据地遗址。一座鸡冠山就是一部抗联史,近年来,鸡冠山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接下来,木兰县又开始谋划东北抗联精神文化教育基地项目建设,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凝聚起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牟宏峰说:“追寻历史文脉的作用是巨大的。东北抗联精神深深刻在木兰人的基因血脉中,不屈服、不屈从,也正是木兰人勇于拼搏创新、争先晋位,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牟宏峰表示,鸡冠山是木兰县的红色文旅资源富矿,在未来县域经济发展中必将释放巨大新动能。在木兰县,目前省内最大冷链仓储物流配送项目即将建成投用;AI“数字人”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文旅、融媒、创城等多个领域;省百大项目“木兰通用航空机场”的建设相关招投标即将开始;地下溶洞深坑酒店特色文旅项目正在审批推进中。

据介绍,地下溶洞深坑酒店项目将开启“蓝色木兰”新时代,与“绿色木兰”“红色木兰”形成强大的“铁三角”,将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木兰。位于“哈北后花园”、“一小时经济圈”的木兰县将与哈尔滨主城区连接得更加紧密。

哈尔滨日报记者 罗彦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