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谋划任务细化举措 让改革落地生根——访五常市委书记杜平

来源:哈尔滨日报 2024-09-03

“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实施意见》,擘画了我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体现了哈尔滨特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方向指引和重要遵循。”五常市委书记杜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五常市将全面对标对表,结合五常实际认真谋划改革任务、细化改革举措、抓好改革推进,确保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改革部署在五常落地生根、见行见效。

五常市将坚持突出重点抓改革,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立足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抓好重要领域、重要任务,以重点带动全局谋划任务、细化举措、抓好推进。

以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五常市将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因地制宜谋划布局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空间等未来产业。深入落实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和未来产业孵化加速计划,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倍增”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完善科技研发体系,加速技术创新成果落地,重点推动葵花药业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乔府大院等企业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推动“五常制造”向“五常智造”转变。

深入实施产业振兴行动和工业振兴行动,加快五常大米、生物医药、特色饮品、畜牧业、设施农业、林下经济等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壮大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规模。有中生新推动“高品质谷物、特色饮品、特色北药、高品质畜产品、森林食品、新能源”6个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无中生有培育“寒地服装、农机和装备配套、现代包装、宠物食品、生物制造”5个新兴产业,着力构建“6+5”工业振兴体系,加快打造传统产业基础方阵、新兴产业赋能方阵、未来产业领跑方阵。

以改革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五常市将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落实“田长制”,实施“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举措,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用好森林、水域、草原等各类资源,大力发展以“两牛一猪一禽”为重点的畜牧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冷水鱼特色养殖和水产品加工,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实践地。

系统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建设,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牧结合、种养循环式生态农业,全面加强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动更多的五常特色农产品纳入“黑土优品”农业品牌标识。

深入实施五常大米产业提升工程,围绕“世界级品牌、千亿级产业”发展目标,全面推进“质量、品牌、融合、资本、科技、数字、人才、物流、平台、国际”十大工程,加快打造全国地标产业发展增长极。

以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五常市将始终把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增强森林、河库、湿地等重点生态系统功能,让绿水青山成为五常的核心竞争力。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创新林地共建模式,推进“森林、水库、粮库、钱库、碳库”建设,加速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编制五常市全域全方位立体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发挥游客服务中心、文旅创意展示中心作用,加强旅游项目引进、旅游市场开发和旅游产品创意设计,植入“仁义礼智信”地域文化元素,叫响“中国稻乡·生态五常”旅游品牌。

依托“尔滨”火热“出圈”和亚冬会契机,超前谋划、精心策划冬季旅游,创新推出参与感、体验感更强的文旅新场景,丰富双跃湖景区冬季娱乐项目,支持凤凰山景区、雪谷景区升级改造,助力打造“哈亚雪凤”冰雪旅游精品线路,以冰雪引流促进消费业态、场景迭代升级,推动文旅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以改革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五常市将切实增强前沿意识、开放意识,抓住新机遇,借助哈尔滨城市优势,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跨境物流等产业,支持本土企业走出去,重点在特色农业及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等优势产业上研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产品,加快打造跨境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机遇,借助“龙粤”“深哈”合作平台,深化与深圳市坪山区对口合作,探索打造“深圳企业+五常资源”“深圳研发+五常制造”“深圳市场+五常产品”等协作模式。加强与周边县(市)、国内发达县(市)对接,在改革创新、产业合作、园区共建、联合招商、开拓市场等领域加大合作力度,实现区域融合、产业联动,推动现代产业协作共兴。

伊飞帆 哈尔滨日报记者 康福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