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冰焰重鸣

来源:哈尔滨日报 2025-03-31

零下35℃的朔风掠过松花江面,将林夏手中的测温仪数值吹成乱码。她摘掉结霜的护目镜,瞳孔里倒映着50米高的冰塔——10万块数控冰砖正在吊装,棱面折射出教堂彩窗般的虹晕。对讲机突然响起刺耳电流音:“林工,B3区冰芯出现贯穿性裂纹!”

老周头的铁钎扎进冰阶时,冰屑溅在1963年的劳模奖章上。那枚别在军大衣内衬的铜章,曾陪他在松花江上拖拽两吨重的冰坯。“温度传感器说零下18℃?”他朝掌心呵气,白雾在胡茬凝成冰晶,“1963年腊月,我们在江面啃冻馒头,体温就是最准的测温仪。”

林夏的触控笔在平板电脑上划出锐利折线:“您看这裂纹走向,像不像索菲亚教堂的冰花窗?”全息投影在空中绽开百年穹顶的冰晶纹样。老周怔住了,那些他年轻时临摹过千百次的冰花,此刻正与危机现场完美重叠。

“上液氮速冻组!”林夏扯开防寒面罩,脸颊立刻被寒风割出血丝,“让数字组把裂纹建模成凤凰尾羽。”她转身时,老周看见她后颈有道淡红疤痕——那是三年前冰廊坍塌时,被钢筋划出的“勋章”。

中央大街的面包石沁着幽蓝微光,俄罗斯套娃造型的清扫机器人正在吞噬积雪。林夏的增强现实眼镜突然弹出警报:冰塔应力参数异常。她奔过马迭尔宾馆的拱廊,恍惚看见上世纪60年代的冰灯在橱窗里跳动——爷爷说过,那时冰雕师傅会把蜡烛泪掺进颜料,让冰灯淌出血脉。

“姐姐,冰星星在飞!”穿粉色羽绒服的小女孩指着夜空。12架无人机正拖着冰蓝光轨,在云端书写1907这个神秘数字。林夏蹲下身,在小女孩手套轻点,冰塔瞬间透明如水晶宫,露出内部交错的碳纤维神经网。

江风送来老江桥的汽笛声。70年前,周师傅的父亲正是用这座桥的铆钉作冰雕模具。此刻林夏的平板电脑上,百年桥体的应力数据正流入冰塔模型,化作3000组保护参数。

跨年夜,百年未遇的寒潮裹挟着十万游客的呼吸。老周突然用铁钎敲响应急铃,惊飞控制台上休眠的机械夜莺。“丫头,该让老冰开口了!”

液氮如银蛇蹿入裂纹,瞬间凝出鎏金脉络。全息凤凰从裂缝中涅槃,羽翼铺展着教堂冰花窗的纹样,凤冠是老江桥铁轨幻化的枝形灯。无人机洒落的人造雪里,藏着1931年马迭尔西餐厅的黑胶音波。

“你们把冰雕整活啦!”老周的皱纹里淌着虹彩。林夏触摸冰壁上跃动的数据流,忽然听见松花江开江的轰鸣——那是1900年俄式马车碾过冰面的脆响,是1963年冰镐凿穿岁月的回音,是此刻百万颗心脏与智能冰砖共振的轰鸣。

冰凤凰掠过人群,尾羽扫过之处,纳米雕刻机将每张笑脸刻成微雕冰晶。小女孩接住一片飘落的雪花,里面冰封着爷爷当年在冰灯游园会写的情诗。

破晓时分,冰塔核心区亮起琥珀色光晕。林夏将老周那柄刻满岁月凹痕的铁钎,轻轻嵌入主控台的认证槽。全息屏上忽然浮现1963年首届冰灯游园会的建设画面:年轻的老周在冰坯上雕出第一朵冰玫瑰,花心嵌着老江桥的铆钉。

“温度传感器显示,情感浓度超标了。”林夏笑着指向疯狂跳动的数据。晨光中,冰凤凰化作万千光点,每个光点都裹着一枚冰核——那是老匠人的掌纹,是松花江的月华,是未来百年将要苏醒的冰雪记忆。(杨丽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