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0日晚,“大唐雅韵 钟鸣鼓乐”音乐会西安外事鼓乐团巡回演出哈尔滨站亮相哈尔滨大剧院歌剧厅,作为“迷人的哈夏”城市艺术季系列演出之一,本场音乐会带领乐迷穿越千年,领略盛世唐朝宫廷音乐的魅力。此次演出是西安外事鼓乐团首次亮相冰城舞台,90分钟的精彩演出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高度赞誉。据哈尔滨大剧院后台数据显示,当晚演出上座率达73%。

“振兴西安古乐,焕新非遗之美,领略大唐雅韵。”音乐会在气势磅礴的编钟曲《朝乐》中拉开帷幕,悠扬空灵的编钟声瞬间将观众带回到了千年前的大唐盛世。西安外事鼓乐团全国巡演以“钟鸣鼓乐”为主题,分为上、中、下三篇。节目顺序和逻辑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在继承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鼓乐”核心特质的同时,传承与创新艺术融合,从立意、编曲、造型、舞美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精品与新品共展风采,既复原大唐雅乐风貌,又高度体现时代审美价值。

西安鼓乐《靛花开》、编钟曲《春江花月夜》、《清平调》《破阵乐》等曲目重现盛唐气象,返场曲目《大唐战歌》《大唐遗音》《民乐有嘻哈》则秒变热血电音,年轻观众更跟着节奏举起手机灯光。演出最后,西安外事鼓乐团与哈尔滨大剧院·哈音保利少年合唱团的15个孩子共同唱响了火遍大江南北的《西安人的歌》 ,将演出推向了高潮。哈尔滨大剧院·哈音保利少年合唱团的孩子们最大的15岁,最小的只有5岁。虽然年纪小,但孩子们的演唱毫不怯场,清脆稚嫩的童声与鼓乐团的演奏相得益彰,将《西安人的歌》中那份对西安的热爱与眷恋完美诠释。来自西安的游客李先生激动地说:“在千里之外的哈尔滨听到家乡的歌,还是和孩子们一起演唱,感觉特别亲切,也让我更加想念家乡了。”

据了解,西安鼓乐起源于隋唐,历经宋、元、明、清,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吸纳、融合多种艺术精华,集历代民间音乐、民族音乐、宫廷音乐和文人创作音乐于一体,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大型古典音乐形式,至今仍然保留着相当完整的曲目、谱式、结构、乐器及演奏形式。2009年,“西安鼓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西安外事鼓乐团是新一代传承西安鼓乐的典型代表,2016年创办至今,一直秉承着传承与创新的精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寻求发展,将长安音乐文化的传统精髓与青春魅力带上世界舞台。至今,该乐团已经表演了300多部不同的艺术作品,观众累计十余万,曾多次出访英国、澳大利亚、德国、奥地利、巴基斯坦等国家,三次登上央视舞台。

此次音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冰城观众带来了一场高品质的音乐享受,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上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现场,不少家长领着孩子一同观看演出,并纷纷表示“孩子的目光被演员的唐朝服饰和造型各异的传统乐器牢牢吸引”“这场音乐会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演出在冰城上演”。这场穿越千年奏响的唐韵,让古乐成为叩响传统文化的钥匙,勾勒出民族音乐传承的新图景。
哈尔滨日报记者 于秋莹 文/摄/视频拍摄
编辑:胡英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