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首个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音乐之城”哈尔滨以一场跨越东西方的艺术盛宴,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博大胸怀,奏响了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宏伟乐章。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向世界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丰富和拓展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一年前,第78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旨在通过文明对话,消除歧视偏见,增进理解信任,促进民心相通,加强团结合作,增进人类福祉。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由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精心打造的交响曲《文明颂》,承担起以音乐为桥,连接不同文明,共绘人类文明新篇章的历史使命。
《文明颂》是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诠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了中国智慧。交响曲全篇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等核心理念,五个乐章从“交融互鉴”到“大道同行”,体现不同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交往交流、互通互融,既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又呼应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愿景。
《文明颂》是对全球文明倡议的文化实践。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正是为了推动这一进程,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文明颂》以交响乐为媒介,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理念转化为可感可知的艺术语言,以文化人、以艺通心,用音乐搭建起一座桥梁,让不同文明的光芒在交流互鉴中交相辉映。
《文明颂》是向世界讲述中国文化的创新表达。《文明颂》通过音乐重构文明叙事,将中华传统理念转化为跨越时空的旋律,将中华文明核心价值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呼应,让不同文明在交流中消弭隔阂,在互鉴中激发创新。以交响乐这一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将音乐艺术与人类文明紧密结合,《文明颂》为国际社会感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奉献了全新视角。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这一原创文艺作品和首创文化活动,让哈尔滨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更加亮丽,让中国文化在全球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为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独特的力量。
哈尔滨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