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情满龙疆 携手并进】十师:从“西北之北”到“文旅新极”

来源:新华社 2025-06-25

在中国西北的广袤疆域,十师北屯市正演绎着从传统农业垦区到文旅新地标的精彩蜕变。当晨光掠过布伦托海的碧波,当达瓦孜艺人在高空钢索上凌空起舞,当路亚钓竿在向阳湖畔划出优美弧线——这座边陲小城用“生态为基、文化铸魂、产业赋能”的三重奏,谱写着新时代的振兴乐章。

游客在师市龙疆小镇丝路风情街观看文艺演出。李正虎摄

生态民宿:湖光山色间的绿色转型

布伦托海的黎明总带着湿润的甜香。晨雾未散时,一八八团四连职工谯勇的土灶已飘起鱼香,铁锅里的冷水鱼在热油中翻滚,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湖边的木栈道上,游客张妮的镜头正追逐着摩托艇划出的银练,二层小楼“渔谯海景”的招牌在晨风中轻晃,与波光粼粼的湖水、低空飞翔的水鸟构成一幅美丽的动态画卷。

这个曾以水产养殖为主的连队,如今已成北疆生态旅游的网红地标。2014年农房改造工程埋下转型的种子,时任连队党支部书记王建军敏锐捕捉到机遇:“临湖而居不应只是生活,更可以成为风景。”谯勇2017年率先改造自住房,首年即创收12万元。“客人自发传播的照片成了最好广告”,2024年,他的民宿、农家乐和水上项目年收入达25万元。

在谯勇的示范下,8家风格统一的民宿集群渐次成型,既保留着兵团职工家庭的生活气息,又满足现代旅游需求,成为游客在布伦托海的温馨驿站。2024年,一八八团四连户均旅游收入突破10万元,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

文化传承:传统技艺的当代觉醒

龙疆小镇的高空钢索上,达瓦孜传人赛买提·艾散正完成蒙眼倒立的惊险动作。游客张敏女士紧握手机:“电视镜头根本无法传递这种震撼!”作为国家级非遗展演,这个夏天每周三天的达瓦孜表演使龙疆小镇成为北屯市民和游客的打卡地。“要让年轻人知道,老祖宗的手艺既能养家又能闪光。”赛买提·艾散道出非遗活态传承的真谛。

这种文化觉醒同样体现在骑兵连的重启仪式上。在以“遇见·守望”为主题的中国马术名家耐力邀请赛现场,曾经戍边卫国的战马再展雄姿。“骑兵连曾是一八五团守护边疆的重要力量,这不是简单的历史复刻。”一八五团党委副书记、团长郑斌强调,“而是让兵团精神通过文旅载体获得新生。”

端午时节的玉带河畔更成文化盛宴:非遗集市里,竹编龙舟与中药香囊吸引亲子家庭体验;汉服巡游队伍中,提灯夜舞再现传统节庆魅力。市民刘如雪的感慨道出大家的共同心声:“让孩子亲手编织五彩绳,比课本教育更生动。”

在非遗活态传承的同时,兵团精神的现代表达也在悄然进行。北屯规划馆内,兵团精品文艺工程扶持项目《魅力十师》主题创作启动仪式上,中国美协理事邓维东望着规划地图感慨:“北屯的山水里藏着故事,我们要把兵团人铸剑为犁的精神,用画笔刻进新时代的记忆里。”

产业跨界:从单一旅游到生态闭环

向阳湖路亚联赛现场,钓手王强提起一尾白斑狗鱼:“水质决定鱼情,这里已成全国路亚爱好者的圣地。”赛事带来的不仅是人气和充分展示十师北屯生态资源和城市魅力的机会,更催生钓具销售、民宿预订等衍生链条。

这种“文旅+”思维已渗透城市肌理。北屯玉带河公园的兵地融合招聘会上,文旅相关岗位占比达40%;南湖片区35亿元的综合开发项目,正构建“文旅——商务——康养”三位一体的产城融合示范区。正如师市文体广旅局相关负责人所言:“我们要让游客流量转化为产业增量。”

纬度协同:跨越山河的共赢之道

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内,印有玉带河大桥图案的北屯瓜子礼盒引发围观。“这座桥原型是哈尔滨松花江大桥”参展商李向东向客商解释,“包装设计寄托着‘两江’情谊。”在“西北之北尔滨北屯”主题展区,冷萃蜂蜜、有机玉米等特产单日接待超5000人次。

哈尔滨与北屯虽相隔万里,但处于同一纬度带,具有相似的气候条件、资源禀赋和人文情怀。同处北纬47度的两地,正构建起“资源互补+技术共享”的发展共同体。在“冰雪奇缘共赢疆来”第十师北屯市2025年产业招商推介大会上,17个签约项目总金额达57亿元,其中黑龙江企业签约金额近16亿元。从北屯冰雪节雕艺团队支援,到欧式建筑风格借鉴,跨越万里的协作持续深化。

……

当暮色为龙疆小镇披上金纱,达瓦孜艺人仍在高空书写着平衡的艺术。这恰似十师北屯市的发展预言——以生态保护为支点,以文化自信为杠杆,撬动全域振兴的磅礴力量。从布伦托海的渔歌互答,到南湖新区的星空露营酒店,这座西北边城正在国家战略与地域特色的交响中,绘制着“诗与远方”的新坐标。在这条融合发展的征途上,十师北屯市正以开拓者的姿态,诠释着边疆振兴的无限可能。(全媒体记者梁华郑瑶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