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哈尔滨“世纪晚霞”刷屏“出圈”|游客从市民的松花江情结中读懂“尔滨”生活美学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2025-07-25

松花江畔晚霞似火铺满天际。

近日,哈尔滨松花江畔因“世纪晚霞”再次火爆“出圈”,晚霞似燃烧的火焰铺满天际,为网红桥的钢铁骨架抹上瑰丽霞光……这场大自然馈赠的光影盛宴,点燃了市民的“追霞热情”,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更有网友狂刷屏,赞“美得如松花江把夕阳揉成了金箔”。越来越多市民游客近日齐聚江边,每天见证天空与江水被染成橙红色的壮丽时刻,有不少游客专程从外地赶来,第一站就是到松花江畔打卡“世纪晚霞”。

狂追“世纪晚霞”

这是独属于“尔滨”的极致浪漫

近日,记者在傍晚来到松花江畔。太阳尚未西沉,江边早已坐满了人群。很快,夕阳西下,随着落日晕染的一抹橙红,暖橙色的霞光、烈焰般的赤红与金黄的盛景随即出现,人们纷纷发出赞叹,或举起手机记录,或静坐观赏。孩童的嬉笑,伴着手机的“咔嚓”声……人与自然在这一刻交融成诗。

哈尔滨的“世纪晚霞”火爆“出圈”,并非指其百年一遇的罕见频率,而是源于气象爱好者、摄影爱好者对这种视觉冲击力极强、色彩饱和度极高的极致绚丽晚霞的浪漫化命名。市民周帅告诉记者,他最近每天都和几名摄影爱好者过来追霞,一些外地的摄影爱好者也主动联系他,要专程到哈尔滨来追“尔滨的霞”。他了解到,近期哈尔滨大气湿度、云层结构与日落角度等多重因素的配合,造就了“火烧云”景观,也因此吸引了包括他在内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和“追霞者”。松花江畔作为城市天然观景台,多年来一直是市民休闲胜地,此次“世纪晚霞”更是让市民游客感受到了独属于“尔滨”的极致浪漫,松花江畔也因此成为哈尔滨夏日旅游的超人气打卡地之一。

老景点有了新亮点

烈焰晚霞为冰城文旅再添一把火

“世纪晚霞”不仅是自然奇观,如今更成为哈尔滨展示城市魅力的窗口。在社交平台,很多关于“世纪晚霞”的留言中,“哈尔滨的浪漫不止冰雪”成为共识——从春日丁香花海到夏日晚霞漫江,从秋日五花山色到冬日冰灯雪雕,哈尔滨正以“四季皆可游”的姿态,向世界敞开怀抱。

近年来,随着江畔观景区域配套服务持续升级,以及环卫、安保力量加强保障秩序,“看晚霞”从即兴打卡变为舒适体验。采访中,很多游客向记者表示,一开始只是想“碰碰运气”,没想到不仅真的拍到了烈焰晚霞,哈尔滨人也特别热情,主动帮他们跟晚霞找角度、拍合影。晚霞固然美,但热情、亲切的哈尔滨人,也是城市文旅的新名片。

上“江沿儿”坐会儿

“尔滨”生活美学应有之义

夏日松花江畔的石阶上,总有一群松弛的身影——老人摇着扇子谈家常、年轻人迎着晚风谈天说地、孩童追着江风跑跳,这份“到江边坐坐”的默契,早已刻进每个“尔滨人”的生活日常。

有网友会好奇:“为何哈尔滨人对江边情有独钟?”对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而言,松花江畔是童年记忆里端午踏青的青草香气,是学生时代缓解压力的“秘密基地”,是大学恋爱时的绝佳约会地点,是老一辈饭后散步、下棋、唱歌的“生活舞台C位”……江水涨涨落落间,倒映着一座城市几代人的岁月。

如今,一场“世纪晚霞”让松花江畔成了全网浪漫地标,但对哈尔滨人来说,“上江沿儿”从未因热度被定义。无论是否有晚霞,只要坐在江边,看船来船往,听江风掠过耳畔,就能找到那份踏实的归属感。现在,越来越多来到这里的游客,也随之走进哈尔滨人的生活日常,像松花江水拥抱霞光那样,与这座城市温柔相融。

暮色渐浓,晚霞褪去,江畔的灯火次第亮起,游客们也跟随着市民人群走到江畔公园里的合唱团、舞蹈队中,从“接受大自然馈赠”到“与城市温度相遇”——在外地游客眼中,或许这同样也是“尔滨”直抵人心的文旅魅力。

这场晚霞,更像是冰城递给世界的请柬:来哈尔滨,不做过客,做生活的诗人。

实习生 佟波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坤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