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闭幕式演出现场。
7月25日晚,2025哈尔滨勋菲尔德弦乐比赛闭幕式暨获奖选手音乐会在哈尔滨大剧院举行,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103名弦乐精英,历经激烈角逐迎来荣耀时刻。各组优胜者依次登台,收获属于他们的荣誉。
在2025哈尔滨勋菲尔德弦乐比赛中,小提琴组冠军中国选手邹梦,以史诗化的叙事演绎了西贝柳斯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荣获评委高度赞赏。大提琴组冠军韩国15岁女孩李在理,演奏的柴科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曲》,被评委奥古斯丁·杜梅点评“演奏不拘泥于技术,让丰富的想象力驰骋”。室内乐组决出前5名优胜者,起源三重奏荣获第一名及最佳贝多芬室内乐作品演奏奖。中国选手崔帛、李如柠分获小提琴和大提琴最佳中国作品演绎奖。作曲家朱彬荣获大提琴组别中国音乐作品杰出创作奖,音乐教育家、作曲家薛澄潜荣获小提琴组别中国音乐传播卓越贡献奖,香港国际音乐节主席许俊辉获得勋菲尔德弦乐比赛卓越贡献奖。
闭幕演出礼赞“山河”协奏新声
在2025哈尔滨勋菲尔德弦乐比赛闭幕式暨获奖选手音乐会上,巴德美中音乐研习院院长、巴德音乐学院教授蔡金冬执棒,2025哈尔滨勋菲尔德弦乐比赛各组别金奖获奖选手、最佳中国作品演绎奖获奖选手与拥有百年历史的哈尔滨交响乐团联袂演绎,为赛事画上圆满句点。这场会聚顶尖音乐力量的艺术盛宴以大型交响套曲《山河颂》第五篇章“山河”震撼开篇。激昂的旋律中,交响乐以恢宏气魄讴歌新时代,用音符讲述波澜壮阔的时代故事,奏响催人奋进的最强音。
随后,获奖选手轮番登场,献上精彩表演。起源三重奏演绎的《c小调第二钢琴三重奏》默契十足,尽显室内乐的细腻与和谐;李如柠演绎的《宁吉布拉》,旋律悠扬中饱含深情;崔帛带来《沂濛颂》,用弓弦述说独特的民族韵味;李在理重现《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不拘技术桎梏、任想象力驰骋的演奏,再次让观众沉醉;邹梦再次奏响《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史诗化的叙事再次打动全场观众。
国际权威盛赞冰城联通世界
“在为这些杰出青年艺术家庆祝的同时,更要为哈尔滨这座世界‘音乐之城’喝彩。”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秘书长弗罗里安·瑞姆表示,“这座城市的音乐氛围浓郁得让人陶醉,政府与市民对音乐的重视和热爱令人动容。本次勋菲尔德弦乐比赛,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优秀音乐人相聚于此,共同感受音乐带来的爱与喜悦。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交流,不仅把经典的弦乐作品搬上‘哈夏’音乐会的舞台,也让哈尔滨深厚的音乐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大提琴评委主席阿托·诺拉斯满怀感激地说:“我要诚挚感谢主办方、相关单位及每一位为此付出努力的人。因为大家的无私奉献与不懈坚持,才能在哈尔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成功举办这场顶尖音乐盛会,让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们得以展示风采,让热爱文化和音乐的人们大饱耳福,也让美好的音乐本身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希望参赛选手能带着在比赛中展现出的拼搏精神与满腔热情奔赴世界各地,继续用音乐传递美好、感动更多人。”
哈尔滨勋菲尔德弦乐比赛主席、艺术总监薛苏里满怀期待地展望未来:“我们要将赛事打造成东西方音乐文明对话的优质平台,持续推动中国作品走向世界。未来,这个比赛不应只是哈尔滨的勋菲尔德,更要成为勋菲尔德的哈尔滨。让更多世界友人通过勋菲尔德弦乐比赛走进哈尔滨,认识、了解并爱上这座城市,以赛事为引擎,推动城市文化的广泛传播。”
顶级赛事铸就标杆对话未来
哈尔滨勋菲尔德弦乐比赛作为世界国际音乐联盟内最大规模的综合性弦乐比赛,其室内乐比赛项目更是中国独有。前不久在哈尔滨举行的第69届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年会上,哈尔滨勋菲尔德弦乐比赛获得了联盟极高赞誉。国际权威音乐杂志《留声机》和《Strad》(弦乐)也对本届比赛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
大赛期间,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将赛事氛围推向高潮。多位评委举办大师课,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与技巧;4名评委还带来了精彩绝伦的音乐会,让观众沉浸在音乐的海洋。评委俞丽拿欣慰地说:“看到中国年轻音乐家们足以问鼎世界的整体实力,我感到无比骄傲。”评委罗曼·金惊叹中国小提琴选手高超的技巧,形容其“有着像水一样无形无像的超然之力”。评委盛利肯定地说:“哈尔滨勋菲尔德弦乐比赛对推动中国弦乐艺术的发展功不可没。”
哈尔滨勋菲尔德弦乐比赛就像一座文化之桥,连接着中国音乐的深厚根脉与世界艺术的浩瀚星河,承载着哈尔滨“音乐之城”的百年荣光,更托举起属于未来的无限可能。以弦为媒、以赛为帆,哈尔滨已将音符锻造成最动人的城市名片,让世界听见这座城市的开放胸襟与文化自信。这场跨越国界的音乐对话将持续激荡涟漪,推动“音乐之城”的传奇在世界舞台铿锵回响。
实习生 赵瑞瑄 哈尔滨日报记者 于秋莹 封娇 刘玉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