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300余项赛事活动轮番登场 全民健身涵盖“海陆空”|冰城夏季体育热 燃动城市新引擎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2025-07-28

哈超赛事火热进行中。

“以前只知道哈尔滨冬季项目很厉害,知道这里冬天的冰天雪地很有特色,没想到这里夏天的体育活动也这么丰富,让我对‘奥运冠军之城’哈尔滨刮目相看。”今年6月末带孩子从广东江门来哈尔滨参加第二届少儿骑士滑步车大赛的学生家长黄女士,说出了不少外地游客对于哈尔滨的新感受。

伴随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在哈尔滨的成功举办及这座城市完成了从“一季火”到“四季红”的华丽转身,跟着赛事游“尔滨”如今成了不少外地游客,尤其是体育爱好者的新选择。无论是举办超过30年的“华艺杯”国际体育舞蹈公开赛,还是每年夏天让全国跑马爱好者奔赴而来的哈尔滨马拉松,亦或是在松花江畔举办的丰富多样、涵盖“海陆空”各领域的全民健身活动,都成了很多体育爱好者跟随赛事来到哈尔滨进行“深度游”的窗口和理由。

今夏,300余项体育赛事和活动的举办,再度让体育成为了引领城市各领域发展的“催化剂”。“体育+”的融合发展模式在哈尔滨这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中,正贡献着愈加显著的体育力量。

300余项赛事活动

冰城夏都上演“冰火两重天”

从6月到8月,以“跃动·哈夏”为主题的各类活动陆续展开,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在哈尔滨市举办的体育赛事和活动就有300余项。一系列类型丰富、涉及项目众多的体育赛事活动,搭建起市民适合自己的舞台。

7月5日,第二十三届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在冰雪大世界园区盛大启幕。活动现场,丰富的美食和清凉的啤酒瞬间抓住了全国各地美食爱好者的味蕾,让他们爱上了“哈尔滨味道”。而在啤酒节开幕一天后,2025年哈尔滨首届城市足球超级杯赛也在这里同步开赛。啤酒散发的麦芽香气与足球猛将们自带的运动荷尔蒙完美契合,“看一场球,品一杯酒”,让不少游客找到了在夏日里反复到冰雪大世界打卡的理由。

作为哈尔滨这座城市的“流量担当”,冰雪大世界梦想大舞台主持人“左右哥”在开幕式当天成为最忙碌的人——担任开幕式主持人,又担当冰雪大世界足球队门将。比赛中奉献多次精彩扑救的他在赛后表示:“队中有巡游车的司机,还有舞台上的歌手,能以冰雪大世界一线工作者的身份亮相哈超,我很开心。”

球员们在场上踢得开心,观众们在场下看得也高兴。虽然球技无法与专业运动员相比,但主打快乐的哈超让人们看到了哈尔滨将“体育+”充分赋予城市特色的新玩法——南有“苏超”,北有“哈超”,“足球+冰雪+文旅”的跨界,让哈超、冰天雪地和足球这几个看似不搭边界的元素实现了完美融合,真正让哈尔滨文旅从“一季火”到“四季红”的思维成为激活城市文旅IP的全新引擎。

室外洋溢着足球赛的激情,室内则演绎着冰雪的浪漫。冰雪项目与夏季项目,在哈尔滨上演着神奇的场景互换。人们印象里只有在冰天雪地里才能玩转的冰雪项目,依托哈尔滨丰富的冬季运动场馆资源,在夏季依旧能在室内场馆上演“冰火两重天”的碰撞。

7月16日,2025年中国花样滑冰俱乐部联赛第二站比赛在哈尔滨冰球馆开赛。众多中国花滑的希望之星聚集冰城,上演一场艺术与技术的双重比拼。作为“奥运冠军之城”和“双亚冬之城”,冰雪项目可谓是哈尔滨体育的“金字招牌”。作为2025年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的后续效应,一系列高水平的冰雪运动赛事纷纷落户哈尔滨,续写着“后亚冬”时代的冰雪传奇。1996年和2025年两届亚冬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这座城市带来了丰厚的场馆资源,更为这座城市冰雪氛围的发酵留下了一笔享用不尽的“亚冬遗产”。伴随着各类冬季项目赛事的举办,更多来自哈尔滨的冰雪运动英才在赛场上开启了他们的“寻梦之旅”。

“体育+”初具规模

赛事成城市经济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哈尔滨文旅在全国爆火。如何将厚积薄发的“爆红”转化为稳扎稳打的“长红”,是留给这座城市的一大命题。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体育旅游产业规模目前正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长。作为体育和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项目,体育旅游已成为全球性的文化现象,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机遇。

作为“奥运冠军之城”和“双亚冬之城”的哈尔滨,如何抓住体育旅游的新兴产业形态,让其转变为旅游消费的新趋向,并演变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已经成为一个持续创新的新课题。好在,哈尔滨拥有足够深厚的体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赛事资源储备。

伴随着红遍全国的马拉松热潮,哈尔滨马拉松成为了这座城市每年一度的健身盛事。从全球各地慕名而来的跑者,不仅组成了数目庞大的“跑团”,更成为了拉动哈尔滨体育消费的庞大驱动力。据市体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哈马吸引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34个省级行政区的14万余名选手报名,最终26111名跑者参赛,总消费支出约为9690.75万元,人均支出3711.37元。特别是外地跑者,在“燃动”城市魅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总消费是本地参赛者的10倍之多。

数据显示,38.03%的选手参赛目的为“借由赛事,顺便在哈尔滨旅游”,49.35%的参赛选手希望马拉松赛事能够提供当地自然风光旅游景点门票。总体来说,想要“跟着赛事去旅行”的人数占比超过了87%。数据显示,单单在2024年哈马一项赛事直接经济影响1.38亿元、间接经济影响2.8亿元,总经济影响达4.18亿元。通过体育旅游拉动城市经济,被哈马这项赛事证明在哈尔滨同样具有可行性。

“后亚冬”时代,哈尔滨用众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比赛,将哈马留下的“可借鉴蓝本”逐渐铺开——哈尔滨马拉松、华艺杯国际体育舞蹈公开赛、少儿骑士滑步车大赛、消夏体育夜市等老牌赛事和活动继续探索“体育+旅游”的发展路径;哈超、暑期篮球嘉年华邀请赛、热血无界·三对三硬茬篮球争霸赛、不服来战·街头草根乒乓球擂台赛等新兴赛事尝试用市场化运营的方式激发“体育+”融合发展模式的新增长点。海陆空三箭齐发、冬夏运动共同发力,哈尔滨探索体育旅游发展新路径的脚步也随着这座城市热度的不断升腾而阔步前行。

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市体育局希望今夏通过搭建起优质的赛事平台矩阵,让体育赛事活动走进景区、走进街区、走进商圈、走进百姓生活,让市民了解掌握一项运动技能,树立健康生活新理念。同时,建立体育赛事市场化、社会化的运营机制,完善以健身休闲业和竞赛表演业为牵动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壮大体育社会组织。此外,通过赛事的成功举办整合社会资源,让更多的哈尔滨本地企业能参与到体育赛事运营中,提升其曝光量和品牌影响力,提升企业在市民心目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企业拉来潜在的客户群,实现多方共赢。

“今后我们每年都将和文旅、商务、教育等职能部门及赛事举办地所在的区政府联合打造‘一区一赛一品牌’活动,更好地发挥体育在文化、旅游、商业等行业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引领和牵动作用,发挥哈尔滨省会城市的龙头辐射作用,助力哈尔滨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并让体育赛事活动成为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提高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数和为城市发展赋能的全新载体。”该负责人说。

哈尔滨日报记者 张堃雷